-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安县茶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华安县茶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杨志明 林俊杰
(福建省华安县农业局 华安 323800)
摘要 本文分析了华安茶叶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华安茶叶的八点对策。
关键词 茶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C 文章编号:0577—8921(2004)01—012—02
华安县位于漳州市的北端,全县辖六镇三乡和一个开发区,总人口16.1万人,耕地1.2万hm2,丘陵山地占95.5%,森林覆盖率达72%,大气达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国家二级标准,1999年12月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生产无公害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以电兴工、兴茶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茶产业的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农业的一枝独秀。
1、茶叶产业现状
1.1 生产现状
华安县是漳州市的茶叶主产区,与邻近的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比较,具有“明前茶”、“冬片茶”两大优势。近几年来,呈现了科技种茶热潮,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1.1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截止2002年底,全县茶叶栽培面积4000hm2,产量0.55万吨,产值3.2亿元,其中铁观音3000hm2,肉桂400hm2,黄金桂300hm2,其它茶类300hm2。主产区仙都镇茶园面积2400hm2,茶叶加工厂1000多家,95%以上的水田已种上优质茶,仙都茶农已尝到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2003年3月底采摘的铁观音茶青最高以每公斤110元的高价卖出,茶农风趣地说“一斤茶青一担谷”。
1.1.2 推广适当密植,提高茶叶产量:广大茶农在大田茶叶栽培上经过几年的探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由传统的“双行单株条植”、“单行双株(单株)条植”模式改进为行距为0.5m三行双株条植”亩植6000~7000株的适当密植栽培模式。由于适当密植,充分利用茶园土地空间,再加水源充足,有机质含量高,当年种植,冬片茶每667m2茶青产量可达50公斤,收入1500元,一般情况下可实现当年回收投资成本,从第二年以后每667m2产值5000~6000元,创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
1.1.3 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一是春茶铁观音茶园推广“温室大棚”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春茶提早15~20天开采,由于早上市,价格高出一倍以上,每667m2仅春茶一季比常规茶园可多获纯利1000多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仙都镇已推广应用140hm2;二是改进施肥技术,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硫酸钾复合肥或茶叶专用肥,每667m2丰产茶园年产干茶达150~200公斤,比常规施肥技术增产15%以上;三是改进修剪技术,修剪时间由原来的秋冬茶后改为夏茶后修剪,既提高了冬春茶产量又减少夏暑低档茶的积压。
1.1.4 改进加工技术,提高茶叶质量:一是坚持适时嫩采,坚持“中小开面三叶一芽”的采摘标准,坚持采“午青”;二是推广空调制茶技术,目前,我县有1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安装空调机,通过空调机有效调节茶叶“做青房”的温湿度,茶叶香气浓郁,质量大大提高;三是改进外形,基本上达到珠化形或半珠化形。
1.1.5 加工业,流通市场初具规模,营销网络初步建立:我县现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1600多家,精制加工厂12家。流通市场物畅其流,我县茶叶企业在福州、厦门、广州、潮汕等地区均设直销点或营销点,基本形成了高档茶销往厦门、泉州,中、低档茶主要销往广东潮汕、漳州本地,而且闽东这一乌龙茶消费新区的市场也呈现进一步拓展的格局,市场份额占有率不断提高。
1.1.6 打造茶叶品牌,提高华安茶业知名度:我县已拥有“二宜楼”、“云外飘”、“哈龙峰”、“祥声”四个品牌。在省内外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名气。1999年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00年获首届“闽茶杯”名优奖和第三届国际名优茶评比金奖;2002年在福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凯捷杯”茶王赛获2个银奖,3个优质奖。2002年在漳州举办的“新城杯”茶王赛获二金二银三个优质奖。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农残”问题制约茶叶质量的提升:在开山种茶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没有按照高标准建园要求,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可持续发展。部分茶农不施有机肥,化肥施用过量,造成茶园土壤板结和幼龄树“落叶”严重。此外,个别茶农使用违禁农药,如氰戍菊酯、三氯杀螨醇,而且未严格按农药使用安全期采摘原则,致使茶叶“农残”问题严重。
1.2.2 未形成华安茶叶的龙头企业:我县茶叶基本停留于千家万户生产、加工、经营的传统农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设备落后,茶叶综合加工还是空白,产品附加值较低。
1.2.3 品牌重视不够,未制定茶叶质量标准:我县铁观音、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