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docVIP

高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季瑞芬 刘 洋 唐春玲 梁 娜 薛 鹃 谢炜炜   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 11084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高龄老年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疼痛、肿胀及出血并发症的效果,以提高高龄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科长期住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龄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局部疼痛、肿胀及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很好地预防高龄老年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局部疼痛、肿胀及出血并发症,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护理   低分子肝素钙(I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的主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血栓的形成,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凝剂【1】。然而,皮下注射后会造成紫癜、瘀斑、血肿等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的现象,并有注射点的疼痛。我科收治了96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龄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有96例高龄老年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男 89例,女 7 例,年龄80-103岁,平均91.57岁,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48例为对照组,男46例,女2例,年龄80-100岁,平均90.37岁;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48例为观察组,男43例,女5例,年龄80-103岁,平均92.77岁。纳入标准:年龄>80岁,接受低分子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2例长达两年之久,目前仍在应用中。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病等因素,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重视心理护理和临床观察,采用用药前评估、注射方法、部位及按压方法改进、规范化培训等综合性护理干预。   1.3 护理干预   1.3.1心理护理:高龄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理解力减退,语言、沟通能力下降,极易造成心理紧张。注射前责任护士给予耐心认真的解释工作,讲解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腹部皮下注射的必要性及注意常识,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疑虑,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使患者愉快接受并配合治疗。   1.3.2 用药前评估:详细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患者本人的过敏史和疾病史,为防止低分子肝素钙(IMWH)引起的皮下出血,应慎用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缺乏,以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凝血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高龄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并存,应用药物种类多,同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如该药不能与非甾体药物同时应用等。   1.3.3 注射部位:脐周皮下注射,老年人选择脐周左右10cm范围内(除外脐周1cm)注射,左右交替,因此处皮肤较松弛,易捏起形成褶皱,药液注入皮下脂肪中不易注入肌层,且系用顺时针间隔注射法。两次注射点间距应在2cm以上,既可减少皮下出血发生,又可缩小出血的面积[2]。   1.3.4注射方法:取得患者配合,注射时嘱患者取屈膝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有斑或痣及手术瘢痕的部位。注射前不用排气,避免针头附着药液,损伤毛细血管引起皮下出血。针管内留有0.1ml空气,注射时针头向下,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药时,因空气量减少,刚好到达针头位置,起封堵药液外流的作用。注射时应深入皮下脂肪层,注射完毕,稍等片刻(一般5s为宜),快速拔针。   1.3.5按压方法: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完毕后,应先拔除针头后立即给予棉球按压。选择2~3min按压时间为宜,按压力度为皮肤下陷1~1.5cm,避免揉搓和按压力度过大,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大剂量抗凝剂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5~10min)[3]。   1.3.6 注射后的护理:严密观察注射局部的皮肤变化,注射后嘱患者禁忌热敷、理疗或按摩注射部位,以免毛细血管破裂出血[4]。若局部出现皮下出血的现象,可告知患者不用紧张,<2cmtimes;2cm的瘀斑无需处理,3~5d可自行消退,若>2cmtimes;2cm的瘀斑,可用50﹪硫酸镁湿敷3次/d,每次湿敷15~20min,或局部应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效果更佳,因能改善微循环,可加速吸收。如出现硬结或疼痛时应嘱患者减少活动量,注射前后给予冷敷5min可减少皮下出血的现象发生[5]。或将马铃薯切成面积略大于瘀斑的薄片外敷于患处,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