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张毕 徐灿华 叶书熙 游x辉 陈荣春 张树芳 曾芳俊 刘宁
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作者简介:张毕,男,1985年7月,硕士,研究方向;脊柱外科与创伤骨科通讯作者:陈荣春,男,1969年11月,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主任,研究方向:脊柱外科与创伤骨科.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指导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提高手术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科共收治的42复杂骨盆骨折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36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19例,C型23例.其中22例患者术前采取CT三维重建、3D打印快速成型、计算机模拟与个体化模型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组);20例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后根据Matta等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与常规组相比,3D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缩短,骨折复位优良率较高.常规组手术时间(3.41plusmn;0.82)h、术中出血量(820plusmn;243)ml,高于3D组(3.10plusmn;0.64)h、(648plusmn;19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解剖复位优良率95.4%,常规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可使骨盆骨折获得最佳的复位及内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 骨盆骨折;3D打印技术【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77-02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1],常伴有内出血、盆腔脏器损伤、休克,一般伤情较重,处理难度大,预后差,致残率、死亡率高.手术是治疗不稳定尤其是复杂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损伤控制理念的推行极大的提高的骨盆骨折手术效用,多数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分期手术可获得救治,骨盆骨折死亡率得到初步控制,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功能障碍等仍不理想[2].对于复杂骨盆骨折,因骨盆骨折块重叠率高,手术往往易受周围结构组织、体位干扰,手术不可预测风险较高,精确化操作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手术效果的关键.以往医师主要依据X线、CT影像学资料拟定手术操作策略,但这些资料直观效果并不理想,且无法进行模拟操作,手术疗效仍不理解,术中操作风险仍较高.3D打印技术是根据三维CT模型,通过离散堆积方法,直接、快速、精确的加工出实体模型的一种技术,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等手术之中[3]. 本研究旨在探讨3D 打印技术指导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提高手术疗效的可行性.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的复杂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TileB型、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且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患者;②术前失血性休克、合并内脏严重损伤患者;③因开放性损伤、感染、复杂合并伤等的处理导致伤后3周之后才处理骨盆骨折的患者.共纳入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36岁.骨折按Tile分型:B 型19例,C型23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3~78岁、平均(46.1plusmn;8.4)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19例,C型23例.合并尿道损伤2例、膀胱损伤3例、骶神经损伤6例、盆腔脏器损伤7例、胸部外伤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4例、高处坠落跌伤7例、砸伤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型、合并伤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由一组医师诊断、治疗.医师均由较丰富的骨盆骨折手术处理经验.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行X线、三维CT 检查.X线检查包括骨盆前后位片、骨盆出口位X线片、骨盆入口X 线片.CT 平扫采用西门子AS扫描仪,层厚5.0mm,螺距1.5,骨算法重建,层距1mm.三维CT 采用128层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将CT平扫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处理,层厚0.625mm、间距0.5mm,从骨窗、软组织进行观察,进行MPR、MIP、VR处理,据人体解剖学坐标轴,逐层旋转,选择对手术有参考意义层面摄取图像,采用立体切割法显示,以方便观察感兴趣区域,全面评估骨折情况,及周围解剖结构关系,拟定手术策略.手术入路采用髂腹沟入路,对于合并髋臼后壁、后柱骨折的患者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KocherGLangenbeck切口).
1.2.2 3D组 3D组利用三维CT重建图像以Mimics软件进行3D重建,制作模型,以Geomagicstudio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