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影片《暖》改编之我见
霍建起的影片《暖》改编自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在《暖》获得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麒麟奖和第23届金鸡奖(2003)最佳故事片奖的同时,本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也成了《暖》的囊中之物。可见,本片的改编也得到了相当的认可。的确,把一个不足一万字的短篇小说充盈为一个完整丰满的故事,且文字纯美生动,自然需要相当的功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片的改编无可挑剔。相反,笔者认为《暖》的改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主题的肤浅化和改编技巧的不成熟两方面。
一、主题的肤浅化
提起改编,与原著的关系问题似乎是无法回避的。有学者撰文指出“改编有一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就是忠实原著。当然,这里说的忠实原著并不是指照搬原著,而是从现时代的要求和对原著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出发,使改编的影片得到创造性的电影处理。符合电影艺术的要求。”《暖》的改编秋实(即思芜)也说:“从思想内容上说,在总体上是应该‘忠实’的,你是因为认同这篇作品才对它进行改编,首先不应歪曲和否定作家的思想。但是不同的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解读不完全相同。读者与作者本人对作品的看法也并不一定一致……这种时候。编剧应该按照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来改编作品……”对以上观点,笔者基本认同,原著是改编的基础,自然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但适当的延伸和改变也是允许的。正如思芜在对池莉的《生活秀》进行改编时,对来双扬与卓雄洲分手原因所做的改变就十分高明,尤其是将原著中二人友好握手言别、平静相向而去改为来双扬在大雨中毅然走下车、狼狈摔倒在地,并大喊:“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不仅使剧情出现高潮,而且也更好地刻画了来双扬作为下层女性,外表精明泼辣,内心却传统柔弱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改编基于对女性心理的细腻读解和深层把握。比原著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但对《暖》的改编,笔者却不敢恭维。小说《白狗秋千架》,正如莫言的其他作品一样,是以充满苦难的中国农村为叙事背景,以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隐忍精神的中国农民为主人公,作品中不仅寄托着莫言对农民真挚的理解、同情和热爱。也隐含着他对农村文化、对农民性格深切的忧虑、怀疑和反思。在《白狗秋千架》中,主人公暖纯洁美丽,本是众多优秀青年倾慕的对象(蔡队长、井河),却因荡秋千时绳子断裂,落在刺槐丛中,被槐针扎瞎了右眼。从此开始了不幸的人生:放弃梦想、放弃爱情、下嫁哑巴、又一胎生下三个哑巴男孩……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没有美丽,没有梦想,没有能相濡以沫的丈夫,甚至没有健康活泼的孩子,那生活的意义究竟何在?生活对于暖来说实在是过于残酷了。而残酷是否是生活的本质所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但却不是莫言想表达的主题。作品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结尾,当井河告别了哑巴踏上回家的路,却被白狗引入到隐秘的高粱地里,只见暖已“压倒了一边高粱,辟出了一块空间”,“看我进来,她从包袱里抽出黄布,展开在压倒的高粱上”,她向井河诉说了生活的不幸与精神的压抑,并大胆地说:“……你也该明白……怕你厌恶,我装上了假眼。我正在期上……我要个会说话的孩子……你答应了就是救了我了,你不答应就是害死我了。有一千条理由,有一万个借口,你都不要对我说。”读到此处,读者的内心受到的强大震撼使我们同情暖的遭遇,却又不得不掩卷长思:这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对不公生活的反叛,还是听从内心召唤。对人性的深刻复归?抑或是尚未觉醒的深刻愚昧?而更可悲的应该是哑巴。他虽没有语言能力,却丝毫不失作丈夫的尊严,平日里甚至不允许暖和别的男人说话。但同时他又是明白暖的,当暖拿着包袱出门的时候,他就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但可叹的是他竟也认同暖的想法,否则。当他向井河提起暖的时候,就不会:“摸摸自己两个黑乎乎的乳头,指指孩子,又摸摸肚子”,甚至他送给井河的那把刀,笔者认为也并非出于对井河的警告,而是用于砍倒高粱的工具。为了要一个健康的孩子,竟允许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在一起,这对任何一个丈夫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侮辱,是男性尊严的丧失。这不禁令人想起中国吴越地区自宋代已开始流行的畸形“典妻”制度,想起沈从文的《丈夫》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可悲的丈夫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传承重子嗣的观念早已深入骨髓。暖和哑巴作为保守的农民,自然无法逾越。因此,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性格的深切反思,寄予了个人厚重的思考,具有相当的批判性质和精英立场。
但这种批判性质和精英立场在影片《暖》中却消失殆尽。《暖》被改编成了一段对往事的内疚追忆,一个等待与背叛的老套爱情。一曲个人情感世界的感伤呢喃。如此的改编和编剧对作品的理解有关。秋实表示说:“在剧本中,哑巴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物,他和少年井河同样喜欢暖。虽然他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他有自己的方式和耐力,命运捉弄了暖的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