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高考真题寻踪.PPT

考点四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高考真题寻踪.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四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高考真题寻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 乃 能 起 既 葬 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 ,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思路指津】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既”。 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参考译文】 廉希宪的母亲去世,廉希宪率领族内的亲人举行古代的丧礼,廉希宪(悲痛得)三天没有吃饭,恸哭得呕出血来,被人扶着才能起身。葬了以后,就在坟墓旁建草棚居住,各位宰相以守丧超出先例(为借口)想尽力起用他,一起来到墓庐,听到廉希宪恸哭,最终不忍心劝说。 文言翻译四步骤 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切。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解释六字法:留、换、补、删、调、变。 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技巧强化 4.誊。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关注六个翻译采分点 1.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 2.关键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的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只要该词有意义,那就要翻译出来;若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也要体现出用法特点。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词经常连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文言断句五技巧 1.寻找句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可以确定其是主语或宾语。 2.寻找句中的虚词,判断这些虚词是句首虚词、句中虚词,还是句末虚词。 3.寻找“曰”“云”等标志,确定对话的始末。 4.寻找对称(对偶)句式,判断前后断句。 5.寻找总分、分总的形式,依层次断句。 文言翻译四字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句不离文,词不离句; 关键词语,辨别仔细; 字字落实,注重直译; 补充省略,调整语序; 专词保留,多余删去; 晦涩词句,通俗代替; 翻译完毕,忠实原意。 文意畅通,提升翻译质量 1.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雅”是译文的最高境界,非考场翻译所强求;对前两个标准,则是严格要求。 2.既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保持直译,又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词语,使语句连贯通顺。 3.了解一下文意不畅的几种情况,做到不漏译、不误译、不乱译。 4.下笔之前,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几个关键词语,以便组织语言。译好之后可检查一下有无不通顺之处。 5.保持与原句语气、标点符号的对应。 文言文断句五法 1.多诵读,凭借语感来断句。 2.利用语境,把握语句整体含意。理解了所断句子的含意,断句也就容易了。 3.抓好虚词类标志词,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特点断句。 4.通过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然后依据成分之间的关系断句。一句话中,谓语是主要成分,以谓语为分析中心,找到主语、宾语等成分,就找到断句的节点了。 5.充分利用古文的修辞特点,帮助断句。古人喜欢在文章中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考生可抓住这一特点来辅助判断。 失分探源 易错点一 随意性大,脱离文意 【应对策略】 遵循“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落实,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依据”的原则,关注关键的实词、虚词,注意特殊句式等。所有的语言语法现象都要在翻译中得到落实。先把单音节词语一一置换为双音节词,再在现代汉语语法的框架下,把这些双音节词组接成通顺的文句,注意译出语气来。 辨症施治 易错点二 译文生涩,不够畅通 【应对策略】 坚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直译要“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