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海归陈卫的无线通信之路
1995年他回国创业,是美国CWILL公司和北京信威的创立者之一。以他为首的研发小组成功推出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平台―――SCDMA无线通信系统。
陈卫,生于20世纪50年代,常戏称自己为“老海归”。这些年来,他一直用岁月的风雨来证明“海归”的价值。
“小灵通”漫游世界,打造中国无线通信产业第一
出生在重庆的陈卫,幼年时是个“小灵通”,7岁的他在老师的启迪下做了一个单晶体管收音机参加全国少儿无线电比赛,获一等奖。
青年时期的陈卫和所有那个时期的年轻人一样,一件也没落下,“文革”、下乡、1977年高考,所有这些足迹都给陈卫后来的道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感激这些经历带给自己的磨难,感激这些经历带给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乐观。后来的陈卫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个“阳光派”。
考入重庆大学后的陈卫积极向上,努力学习。1982年,重庆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毕业,陈卫留校在光机所当助教,这份在当时非常不错的工作并没有安住陈卫的心,幼年时期那股钻研无线电的好奇使得陈卫更想做一位高科技企业家。
于是,陈卫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他下海了。大学学计算机的陈卫开了一家软件公司,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开发一些软件。1984年,世界第一套模拟大哥大开始在芝加哥开通,由于李世鹤刚从加拿大念完博士归国,带回来了移动电话的概念,并在重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营无线移动通信公司,陈卫也第一次接触到大哥大这个崭新的领域。也就是从模拟大哥大开始,陈卫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线旅途。
1985年,陈卫有幸成为第一批公派留学的人员。在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陈卫主要研究数字信号处理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在这期间,陈卫由于突出的成绩,参加了美国太空总署哈勃望远镜外空探测卫星计划,他设计的芯片,采集黑洞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作为卫星的时钟基准,给哈勃望远镜提供导航参考。
1990年,陈卫加入摩托罗拉公司,在德州首府奥斯汀的半导体部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器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完成了博士学业。在此,他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开发以及市场拓展的经验。
1994年,陈卫在奥斯汀结识了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智能天线专家、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徐广涵博士。陈卫是研究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设计的,而徐广涵是研究智能天线的,成立一家探索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的设想在两位不甘落后者心中形成,这就是他们在美国的公司―――希威尔电信公司,陈卫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中国的第一、二代移动通信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垄断。我国在第二代通信技术方面不仅掏出了数百亿美元用于系统引进,而且还要承受技术上的无理歧视。
尴尬的处境引起了中国一批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科学工作者的沉思。1995年5月,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周寰带队的邮电部科技考察团考察了美国无线通信特别是CDMA的市场发展状况。同年11月,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美国希威尔电信公司合资组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卫出任信威公司总裁。为加速SCDMA无线接入系统原型机的研制,信威决定把研发的基地放在美国的希威尔公司,面对许多美国的合作伙伴提出的异议,陈卫依然坚持无保留的将希威尔的技术和成果转移到国内。他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发展SCDMA通信技术,为新兴通信市场服务。”
为了实现振兴民族通信产业的理想,陈卫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离开身居海外的妻子和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毅然回到祖国,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研究院共同创建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平台。
SCDMA无线通信产业是中国人第一次在IT通信行业内拥有的一个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产业。经过陈卫多年的艰苦努力,SCDMA无线通信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通信产业。
1998年,当SCDMA系统经过3年多的运行后,发现了大量的实验室中不可复现的设计和质量问题。面对这种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人们开始怀疑SCDMA无线接入系统是否真正能够成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在这关键的时刻,陈卫和研究人员一起认真分析了SCDMA无线接入系统存在的设计和制造问题,成功解决了SCDMA无线接入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现上的艰巨性问题。
成功创业,源自背后另一半的支撑
作为高中时的同学,陈卫和他的妻子张庆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1975年高中毕业后就插队下乡,1977年恢复高考,张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与先生团聚,1986年她赴美进一步深造,也是在任斯特理工大学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这一迅速发展的新技术,与她今后事业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张庆在外是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