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心理学第十三章 本能行为PPT
渗透压性缺水 机体细胞内外的溶液形成渗透压,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的溶液流向高浓度的溶液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浓度决定水分子的移动方向。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导致细胞内水分子外流造成细胞失水状况,就叫做渗透压性缺水。 渗透压性口渴 由于正常的呼吸、汗液的排出,或者是食用盐含量高的食物后,使细胞外液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失水产生口渴被称为渗透性口渴。 第十三章 本能行为 教育科学系 尹文娟 本能行为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摄食行为 第二节 饮水行为 第三节 体温调节 第四节 探索行为与新颖寻求 第一节 摄食行为 概述 摄食行为调节的生理机制 摄食行为的调节:心理与社会因素 摄食障碍 一、概述 摄食行为是一种最基本的本能行为,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摄食行为不仅是一种本能行为,而且也是受高级心理活动的调节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摄食行为是由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共同控制的本能行为。 调节摄食行为的糖平衡机制 当能量有剩余时,血液中过剩的葡萄糖会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中; 当能量长期过剩时,部分的糖原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种以备将来之需。 当能量缺乏的时候,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 能量长期缺乏的时候,脂肪可以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 摄食行为的激素调节 葡萄糖和糖原的相互转化是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的。 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可以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产生能量,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胰高血糖素则促进糖原转化为血糖,提高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思考: 肥胖症的人体内生成的胰岛素和正常人相比,是比正常多还是比正常人少? ——肥胖症的人体内生成的胰岛素较多 (二)摄食行为的中枢与外周调节机制 1、摄食行为的启动与终止的外周机制:葡萄糖与胰岛素的作用 体内葡萄糖浓度的高低反应机体的饥饱程度:血糖浓度高,表明机体处于饱的状态,可以停止摄食;血糖浓度低反应机体处于饥饿状态,需要启动摄食行为 。 进餐时或进餐后不久 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 血糖升高 进入细胞 食欲减退 血糖下降 体内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 少量葡萄糖进入细胞 产生饥饿感 问题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为什么总是会觉得饥饿? 因为尽管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但是较少被细胞利用 。所以糖尿病会吃的比正常人多,因为他们的机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但是大多数未被利用的葡萄糖被排除体外,产生尿糖,因此糖尿病人体重会减轻。 2、摄食行为启动与终止的外周机制:消化道的机械刺激 在进食的过程中,口腔和食道相应的感受器在摄食行为的调节过程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直接启动与终止摄食行为的中枢机制:外侧下丘脑与腹内侧下丘脑 下丘脑是调节摄食行为的关键中枢 外侧下丘脑是启动摄食行为的关键中枢,被称为“饥饿中枢” 腹内侧下丘脑是终止摄食行为的关键中枢,被称为“饱中枢” 下丘脑 弓状核 外侧区 腹内侧区 下丘脑调节摄食行为的关键脑区 下丘脑外侧区(LH)是调控摄食的重要脑机能区,该区域受损后,动物似乎显得讨厌食物而拒绝饮食 丘脑腹内侧区(VMH)损毁可以导致动物过食而体重增加 ,VMH损伤导致的过食行为并不表现为每次过食超量,而是进食的频率增加了。 下丘脑室旁核如果遭到损毁,也能够导致动物过食,但是并不表现为频繁进食,而是表现为每次摄食量的大大增加。 4、摄食行为调节的中枢枢纽:下丘脑弓状核 弓状核存在两类功能相反的肽能神经元:神经肽Y和刺豚鼠相关肽 神经肽Y能够使个体的进食量增加,相反,刺豚鼠相关肽主要使个体进食量减少。 下丘脑的弓状核存在瘦素受体,能够对神经肽Y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摄食。 瘦素(苗条素) 体内脂肪越多,就会刺激瘦素生成越多。瘦素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向机体提供体内脂肪储存的信息。当体内瘦素含量水平上升时 ,动物似乎觉得其体内营养充足,于是减少摄食,增加活动。 正常小鼠和肥胖小鼠 三、摄食行为的调节:心理、社会因素 (一)感知觉与学习记忆对摄食行为的影响 食物的颜色、气味、形状、味道与口感政协感知觉体验都能带来愉悦的奖赏体验。 能量越高的食物(如脂肪)带来的奖赏体验越强 动物在进食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会和食物的外部感知觉特征通过联想性学习形成记忆,影响以后的摄食行为。 (二)情绪对摄食行为的影响 1、食物的奖赏效应与摄食 食物也能产生奖赏效应,给个体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正性的情绪体验式机体获取食物的主要动机之一 . 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保持从进食中获得愉悦感。 食物的奖赏性是产生食欲的重要原因,这可能与激活了脑内的多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卫生学之军团病PPT.ppt
- 环境化学第2章 大气环境化学5转化PPT.ppt
- 环境与健康第3章 人体体质与环境13版PPT.ppt
- 环境卫生案例讨论上课内容PPT.ppt
- 环境因素与优生PPT.ppt
- 环境化学第六章PPT.ppt
- 王磊电除颤PPT.ppt
- 环境有害物质培训PPT.ppt
- 环境因素对优生的影响PPT.ppt
- 环境卫生PPT.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