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第三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PPT

1.2.2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 (1)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在食品本身的酶及微生物酶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成多肽,然后断链形成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分解(脱羧、脱氨、脱羟、脱硫)产生具有腐败特征的低分子物质。 (2)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碳水化合物的腐败主要是在细菌、霉菌或酵母产生的酶的作用下发生酵解,产生醇、酸、醛、酮等低分子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品如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的腐败具有酸味并产气。 (3)脂肪的酸败 脂肪的酸败以油脂的自身氧化为主, 反应经三个阶段: ①引发阶段脂肪酸在热、光线及铜、铁等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不稳定的自由基R·和H· ,是油脂酸败的引发阶段。②由于自由基不稳定,因此在遇到氧时可形成过氧化自由基Roo·,过氧化自由基又使脂肪酸RH形成RooH和R·自由基,这一过程称为自由基的传递阶段。 ③自由基产物发生聚合与裂解反应,生成非自由基产物,氧化反应终止,称为终止阶段。 自由基的聚合可产生二聚物、多聚物、环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并进一步裂解产生醛、酮、羟、酸及呋喃等低分子物质。这些低分子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为油脂酸败的特征物质,使油脂酸败具有特殊的哈败味。此外,脂肪的酸败还包括脂肪的水解过程,主要产生游离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及甘油二酯,为脂肪的自身氧化提供游离脂肪酸,使油脂酸败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如油脂中水分含量高时,油脂的酸败就容易发生。 1.2.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1)食品中的酶 (2)食品的水分含量 (3)食品的渗透压 (4)食品的pH值 1.2.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5)食品的完整性 (6)温度 (7)空气 (8)光线 1.2.4 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 1.食品的感官品质产生变化 2.食品的营养性下降 3.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1.2.5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目的:及时鉴别食品的腐败变质不仅可以降低食品腐败变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以减少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是食品品质评价的经常性检验项目。 方法:感官鉴定和对腐败变质产物的化学鉴定。 感官鉴定 : 利用人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食品质量的鉴定称为食品的感官评价。 食品腐败变质的感官鉴定简单易操作,敏感性也高,但往往受检验者的主观影响,特别是腐败变质刚刚发生时,感觉不敏感者不易察觉,因此,对腐败变质产物的化学鉴定是非常必要的。 (1)粮谷类食品 粮谷类食品由于水分含量低,细菌不容易生长,其腐败变质主要由霉菌所引起,因此这类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的感官改变有:粮粒失去正常的鲜亮光泽,颜色发灰发绿,由于食品成分的分解,粮粒的重量减轻,千粒重下降,可闻及霉变味。 (2)生鲜肉类 肉类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其腐败变质往往带有特殊的臭味,由于蛋白质分解,肌肉失去弹性,用手指按压肉块,肉的凹陷不能弹起。大量微生物的生长,使肉质的色泽发暗,表面污秽,切面灰暗、粘刀。 (3)淀粉含量高的食品 以糖的分解产酸产气为腐败特征,食品往往变酸。 (4)鱼类 鱼体发暗,鳞片脱落,眼球塌陷,腹部膨胀、破裂,并带有蛋白质腐败的恶臭味。 (5)鲜奶 牛奶发生腐败变质后可变酸,同时随pH值的下降,蛋白质凝固,出现“奶豆腐”的现象。 (6)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往往由厌氧菌所引起,分解食品成分并产酸产气,所以会出现“胖听”的现象,敲击罐头壁发出空洞音,或在水中加热,会出现冒泡现象。 理化鉴定 ??? 不同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变化不同,所采用的鉴定指标也不同,对某种食品来说,选择敏感的鉴定指标非常重要,常用的指标有: 1.pH值: 范围广:食品的pH值是食品卫生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发生腐败变质时,必然带来食品pH值的变化,此外,油脂酸败也带来pH值的变化。 优点:操作方便,所需设备简单; 缺点:多发生在食品腐败变质较严重和食品发生了腐败变质后,食品在刚刚发生腐败变质时往往检测不到pH值的化。有些食品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但产酸量少时也检测不到pH值的变化。 2.挥发性盐基氮: 概念: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具有挥发性,称为挥发性盐基氮。 测定方法:挥发性盐基氮可以在弱碱性下被蒸馏,用盐酸滴定,通过盐酸的消耗量计算出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 应用范围:主要用来判断肉鱼肉制品的新鲜度。 3. K值: 概念:鱼体的ATP分解依次产生ADP,AMP,IMP,HxR(肌苷)和Hx(次黄嘌呤),其中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占鱼体ATP及分解产物的质量分数(%)称为K值,所产生的低级分解产物越多,说明鱼体越不新鲜。 应用范围:主要用来判断水产品的新鲜程度。 判断标准:K≤20%说明鱼体绝对新鲜;K≥40%说明鱼体开始有腐败迹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