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其它动物传染病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其它动物传染病PPT

第七章 其它动物传染病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学 邬向东 一、兔梭菌性下痢 (Clostridial diarrhea of rabbit) 一、兔梭菌性下痢 (Clostridial diarrhea of rabbit) 兔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兔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水样腹泻和脱水死亡为特征。 我国1979年首先在江苏昆山种兔场发现本病,迄今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在本病发生。 病原:A型魏氏梭菌。G+大杆菌,有荚膜、有芽胞,成单或成双排列,在血平板上呈双溶血环,厌氧,在牛乳培养中呈“暴烈发酵”。 魏氏梭菌的双溶血环 一、兔梭菌性下痢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消化道和伤口。 易感动物:各品种各年龄兔易感。以毛用兔更易发,纯种长毛兔和獭兔的易感性高于杂交毛兔;以1~3月龄兔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点: 季节性:冬春易发; 本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有关: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突变、气候骤变、长途运输等。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 RHD) 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病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目前其分类地位尚未完全确定。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各种品种、性别的家兔和野兔。60日龄以上和成年兔易感性高,未断乳的幼兔很少发病死亡。 传染源: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带毒野兔。 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消化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流行特点:新疫区多暴发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一年四季可发,北方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感染后10~12h,体温升高41度,持续6~8h后,突然抽搐而死。 急性型:体温升高41度以上,病兔食欲减退,口渴,精神不振,迅速消瘦。死前有短期兴奋、挣扎、狂奔、咬笼架,继面出现前肢俯,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惨叫几声而死。 慢性型:潜伏期和病程式较长,体温升高41度左右,精神不好,食欲下降最后消瘦、衰弱而死。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病理变化 鼻腔、喉头、气管小膜瘀血和出血。 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泡沫状血液。肺有不同程度充血,一侧或两侧有数量不等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出血斑点。肺切面流出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瘀血、肿大、质脆。胆囊肿大。肾有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 肠系淋巴结水样肿大,其它淋巴结多充血。 组织学病变:非化脓性脑炎,脑膜和皮层毛细管充血及微血栓形成。 二、兔病毒性出血症 诊断: 流行病学和临床诊、病变或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 病毒检查:肝制备10%乳剂,经处理后电镜观察,查找病毒颗粒。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凝集价大于1:160为阳性。血凝抑制价大于1:80为阳性,可确诊兔出血热病毒。 防制: 有效预防措施是定期预防注射组织脏器灭活苗。 三、犬瘟热 (Canine distemper)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学 邬向东 三、犬瘟热 (Canine distemper)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早期表现双相热、急性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犬的鼻和足垫可发生角化过度。 犬瘟热最早发现于18世纪后叶。1905年卡尔(Carre)发现其病原为病毒,所以本病也称Carre氏病。此病分布于全世界。 我国1980年分离到本病毒,目前各地都有发生。 三、犬瘟热 病原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属副粘病毒科麻诊病毒属的成员。 病毒颗粒呈圆形或长丝状,为负链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不仅在形态和超微结构上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性物质。 三、犬瘟热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胎盘传染和眼结膜。 易感动物:犬最易感。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易感。犬科的其它动物也多易感。 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寒冷季节(10月份~第二年2月份);每2~3年流行一次,也有些地主周期性不明显,一年四季可发生。 三、犬瘟热 临床症状 初病犬精神不振,食欲不好,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随后为脓性,发臭。发热29.5~41度,持续约2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3天后再次出现发热并持续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