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纵卷叶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稻纵卷叶螟

?一、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以下简称卷叶虫),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面积早晚稻和中稻55-65万次,占种植面积的65-80%。每年属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此虫属迁飞性害虫,春季由我国南方或南方以远迁往北方,冬季由北方迁往南方。成虫依靠气流抬到空中,随着气流远距离迁移。在南北气流交锋处,形成一个风面,带着下雨迫降下来的成虫就产卵繁殖。通过放虫试验已证实。 ????1、卷叶虫的发生规律。 ????在广西桂北资源,一年可以发生七代,基本上每月可以完成一个世代。随着气温升高,在26-28天可以完成一代。F1代成虫在3月底至4月10日,虫量很少。F2代成虫4月底至5月10日。F3代成虫在5月底至6月10日,主害代,是早稻重点防治代,虫量最多的一代。F4代在6月底至7月10日,主要发生在中稻和晚稻秧苗上。F5代在7月底至8月10日,如果,第五代的虫量比第六代多,是晚稻的主害代,反之第六代为主害代。F6代在8月底至9月10日。F7代成虫在9月底至10月10日,产卵孵化出来幼虫,由于晚稻齐穗后叶片老化,不利幼虫卷苞取食。同时北方气候转冷,迫使成虫往南方迁移。 ????2、防治对策与方法。 ????(1)要避免在水稻幼穗分化后偏施、重施氮肥,使叶色浓绿贪青,招致卷叶虫成虫产卵为害。 ????(2)在防治策略上,早稻主攻第三代。掌握成虫高峰期,出现后7-10天,使用农药防治。也就是1-3龄幼虫高峰期,效果最佳。 ????(3)中稻地区(主要高寒山区),种植中稻面积多。及晚稻秧苗,主要防治第四代卷叶虫。秧田面积少,又是过渡到晚稻上的桥梁田。所以,防治秧苗上的卷叶虫很重要。 ????(4)防治晚稻上第五代和第六代。是夺取晚稻丰收的最后一仗。要看哪一代虫量多,达到防治指标的,就防治那一代卷叶虫。 ????(5)选择农药:A、每亩用甲胺磷三两。B、每亩用氧化乐果二两。C、每亩用杀虫双四两。D、每亩用喹硫磷二两。E、每亩用氯氰菊酯1-1.5两。F、以上几种农药,可以选择一种,均要兑水60公斤喷雾。 ????二、稻飞虱 ????稻飞虱是资源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早晚稻发生面积达50-60万亩(次),占种植面积的60-75%,每年属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为害水稻有两种: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此虫也属迁飞性害虫,靠长翅型成虫飞迁。短翅型成虫不迁飞。它的迁飞与卷叶虫有同步现象。也就是说,在同一段时间内出现成虫高峰期。对防治工作有好处。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兼治了稻飞虱。主攻稻飞虱时,兼治了卷叶虫。 ????1、发生世代及主害代: ????在广西桂北资源一年可发生七个世代,基本上每月发生一代,气温低时30多天一代,气温高时24-28天一代。稻飞虱属不完全变态,只有成虫→卵→若虫,没有化蛹过程。但成虫和若虫都取食水稻。稻纵卷叶螟只有幼虫一个虫态为害水稻,其它成虫、卵、蛹都不为害水稻。稻飞虱雌成虫用产卵器插入水稻基部叶鞘内产卵,在叶鞘处可以见到卵痕。 两种飞虱年发生七代,1-3代为害早稻,F3代为主害代,主害代最高虫量发生在6月中下旬。F4代发生在7月中下旬,主要为害中稻和晚稻秧苗。5-7代为害晚稻。F6代是主害代,最高虫量发生在9月底至10月初。个别年份延迟至10月中旬。 ????2、对稻飞虱的治理: ????近年来,在治理稻飞虱的工作中,第一,狠抓主害代的防治。第二,准确地发出中短期预报,指导群众进行防治。第三,大力宣传,展开防治会议。第四,推广高效、长效的农药扑虱灵。第五,提出主攻对象和兼治对象。兼治不好的进行挑治。采用这五条主要措施。近几年早晚稻没有出现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穿顶落窝现象。控制粮食损失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总之,对稻飞虱治理工作上取得成绩是极显著的。 ???3、使用农药: ??(1)提倡两种农药混合使用,达到两种害虫兼治。 ???(2)每亩用甲胺磷2两加敌敌畏1两。 ??(3)每亩扑虱灵1.5两,加乐果1.5两。 ??(4)每亩用杀虫双3两加巴沙2两。 ??(5)以上几个配方,可以选择一个,均要兑水60公斤喷雾。 ????三、稻瘟病的综合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有谷粒瘟、苗瘟、叶瘟、节瘟、穗瘟,群众称“鬼卡颈”。水稻在全生长过程中都会产生此病。所以对它的防治,从种到收都要重视防治。植保方针,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稻瘟病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感病品种、高产栽培、施肥增加、氮、磷、钾搭配不合理。土壤情况、气候因子等综合诱因。   (一)选择抗病良种:品种的抗病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个品种在无病区它表现抗病。拿到老病区去种植表现不抗病。或者在病区种头年抗病,种上2—3年后又不抗病。另外在泥田里种抗病、主要肥料来得缓慢。在沙田里种又不抗病,肥料来得快,流失也快。在平原种植抗病,放到山冲田雾气重的地方种不抗病。播种前要进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