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复习 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2011-11-18
学习目标
掌握“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的常规考查信息及解题思路。
探究命题人设置干扰的方法,破解信息筛选题的捷径“筛选文中的信息”高考设题一般采用选择题题型。命题者从原文中摘取若干句子编组,要求考生按照题干要求作出选择,题干一般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历年高考要求提取的内容大多是通过人物言、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几个方面。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 2.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
3.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 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
5.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 6.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
7.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8.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
自学指导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一张冠李戴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9题: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要“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就应该看“民众”的反应。而⑤⑥两句写的却是“皇帝”的所为、所感,这也属于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题干对“重礼义教化思想”的方式要求是“直接反映”,而句①是通过写“法”的“不能……”来衬托“礼义教化”的“能……”;句③是通过写“越人风俗”使人“苦而有荣”来衬托“礼义教化”使人“无苦而有名”; 而句⑤则是通过“风”的比喻来写“礼义教化”的作用。这三句都是典型的间接反映,显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三、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B.①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②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①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②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古代汉语词典》对“行”“义”的解释是“德行”“道义”,而B项的句①和C项的句①都是张养浩任堂邑县尹期间所为之事,前者旨在教化民风,整顿社会风气,后者表现其执法如山,敢于碰硬。两者都是其为官“职分”内应做之事,既不能称“德行”,也不能称“道义”。考生如果对“行义”的内涵把握不清,就极易陷入筛选的误区。
四、主旨错位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往往在“某一种”传统美德的“点”上命题,制造出“主旨错位”的误区。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第13题: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句①反映了寇恂执法严明;句②和句⑤写寇恂为了不激化矛盾,对贾复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它反映的是寇恂舍己为国,顾全大局。上述两者虽为美德,但显然与题干要求表现的主旨“机智有谋略”不合。
五、事件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_刘仁光.pdf VIP
- 农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pdf VIP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12讲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评卷(基础卷)(学生版+教师版).docx VIP
-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医院》(DB22 T 3687.2-2025).pdf VIP
- 计算机视觉教程 作者 章毓晋 CCV04.ppt VIP
-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习题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山东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人教版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pdf VIP
- 2025年广州地铁集团公司经营方针和战略.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无人机驾驶员-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