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外谈业余钢琴教育
作为外行来谈钢琴教育,似乎有些僭越。我的学业和职业与钢琴没有关联。惟一能与钢琴沾边的,我的孩子是钢琴“粉丝”(fans)。她对钢琴人物的迷恋不逊色于周围同龄孩子对“超女”的迷恋。她既迷虚拟的动漫人物,又迷现实的钢琴人物.五六岁时迷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一位女生――她的第;任钢琴老师,八岁时迷李云迪。现在.她迷郎朗和杜泰航。她的卧室贴满了她迷的动漫人物画,我们的活动室被她贴满了她迷的钢琴人物照片。家里的电脑”图片收藏夹”里收藏着大量她迷的动漫画片及钢琴人物照片。为多得一次郎朗的签名,她耐心地循环排队。为了听杜泰航的音乐会,她刚一离开广州抵家又返回广州。作为钢琴“粉丝”的家长,在一旁关注自己的孩子时。由感而发一点门外之谈。
一、对业余学琴中功利的利与弊的认识
(一)个体功利心的利
什么叫功利?《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功效和利益”。个体的行为一般有功利的目的.即希望有一定的功效和利益。植树或为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或为育成参天大树为将来作可造之材,或为观赏塑成特殊形态。有速成植树,也有十年树木的。古代贤哲追求真知,也有其功利的一面。流传至今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可以说是功利的产物: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之间爆发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城邦危机,小生雅典名门望族的柏拉图,为挽救城邦危机,根除城邦弊端,确立优良城邦制度,使希腊城邦再现辉煌,所作的理性思考。“学而优则仕”,儒家文化就是一种功利性的人世文化。总之,一般行为,无论大小有一定的功利在其中,区别在于功利客体的大小,是利个体,还是利集体。学琴亦然,学养稍深、眼界微远的家长,让孩子学琴,可能是以综合素养为起点,以优质人材为终点,最后利国利已。一般家长则从孩子多一门技艺、或为升学等利已的动机出发。都有功利含在其中。音乐本身也如此,“在满足精神需求后,又具备了另一项功能:商品”。
家长或琴童为个体功利学琴、考级、并不可怕,功利反倒是学琴的动力。当某普通家庭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像父母一样对艺术一无所知竭尽全力供其孩子学琴,要求其超然处之.这需要贤哲的智慧,而非普通人的认知。草根阶层目光短视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收获,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不能选择的结果。个体功利之心的强弱,与个人与国家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就我个人看,目前世界上来自或出生成长在有文化底蕴的、非发达国家的著名钢琴家似乎更多一些。或者其父母来自这些国家,如一些东欧国家、亚洲一些国家犹太人在各行各业取得瞩目的成绩与犹太人的苦难历史极有关系。换言之,功利之心成就犹太人的成就,功利之心成就了今天的钢琴艺术。
“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宸扬下岗工人的勤俭节约,与批评普通琴童家庭学琴的功利一样,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二)个体功利心的弊
一刀两面,功利有其利必有其弊。从弹琴个体出发,过于短视的功利心,如果没有厚实广泛的文化根基,会导致行为人走入死胡同。另外,一个应试教育的社会氛围为个体走人死胡同推波助澜,
在湖北,一般琴童到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考虑是不坚持学琴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开始考虑儿童的择校问题,希望考入好的中学。坚持下来的一般是老师认为在弹琴上有潜力,应该接受专业训练的琴童;或者,家长的认知水平及经济能力都还行的琴童。
坚持下来继续学琴一般有两种走向:考入艺术院校的附小附中或在普通中学就读。
对于普通家庭,继续学琴的决定也是需要艰难的斟酌,两难的权衡。究其原因.教育体制包括音乐教育的体制所致。一般音乐学院附中,对文化课重视不足,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文化课开课门类上与普通中学有较大区别,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得不到保障;而普通中学,文化课课业负担重,为保证升学率,对学生的考试分数极度关注。加之,招生政策变化,普通高校特长生文化课门槛垫高,业余学琴者的短期利益没有了,学琴也走进了死胡同。如果没有一付好身体和超好的毅力,能将学琴坚持下来,对孩子和普通家庭来说还真不足件容易事。
另一些孩子进入专业学习后,由于家长(或老帅)的误导,只重弹琴而忽视其他修养,导致身心失衡。有的家长只考虑短期功利,希望孩子在钢琴比赛、在学校考试中获奖或得高分。过分强调钢琴练习,忽视文化课学习,忽视体育智能、思想素养的培养。这种早期成效快,但后劲不足的养育思想,最终使孩子成为受害者。随着孩子的长大,伤害逐渐显化。当孩子的琴艺长到需要综合素养来解决瓶颈问题时,孩子力不从心家长,老师开始失望孩子承受着对自己失望,自卑的煎熬及老师家长的压力。一些好强的孩子在这时.心理因重压及自信的倒塌而脆弱,学琴走人死胡同。
钢琴的教与学,是以整个社会经济为土壤,以社会文化为环境,以艺术精神:为雨露阳光。钢琴艺术是阳光是雨露,但如何将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