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领意造 中西合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领意造 中西合璧   到《神雕侠侣》,不禁让人将其与武侠小说和金庸联系起来。金庸笔下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小说,让数之不尽的武侠读者痴迷。作曲家阿镗(黄辅棠之笔名)梦为情生,以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为题材创作了《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他将这种痴迷化作音符,用自己特有的音乐语境诠释了《神雕侠侣》这个充满侠义豪情与凄美爱情的故事。   2010年1月16日晚,阿镗的《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下简称《神交》)在广州星海音乐厅由胡炳旭指挥广东民族乐团首演。《神交》于1976年开始构思,1988年完成初稿并由陈佐湟指挥北京中央乐团试奏,1993年由崔玉盘指挥台北青年音乐家管弦乐团首演,2004年由麦家乐指挥俄国佛罗尼斯交响乐团正式录音交响乐版本,而移植的民乐版本却是国内公演的第一站。这次回归故里的首演寄予了这位出生成长于广州的台湾作曲家之游子夙愿,见证了阿镗从构思到完稿、从录制到首演长达三十四年的艰辛历程。充满侠义豪情的民乐版《神交》在指挥家胡炳旭携同广州民族乐团的演绎下,凸显了民族魅力,尤为地道纯粹。它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掀起了海峡两岸专业作曲家、乐评家的“群英论”热潮,更引起了音乐爱好者特别是民乐爱好者与武侠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这部作品依照小说情节分为《反出道观》、《古墓师徒》、《侠之大者》、《黯然销魂》、《海涛练剑》、《情为何物》、《群英贺寿》、《谷底重逢》八个乐章,每个乐章情境画面具象,叙事性强,旋律性强,刚柔相济,富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韵味。   一、主题形象的神领意造   作品情景交融,用抽象的音乐语言充分展现了具象的音乐形象。无论是杨过、小龙女,还是郭靖、郭襄,音乐中展现的人物主题形象都与金庸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合为一体,且全曲以这四位人物形象的主题动机发展、变奏而贯穿始终。   第一乐章《反出道观》开门见山地展现了杨过刚毅、俏皮还带有叛逆的主题形象,该动机曲调明亮激昂。   例1:(杨过动机)    动机的四度跳进在后续的发展变化中,赋予了音乐形象大气、刚毅的色彩基调,在第六乐章《海涛练剑》中更是得以充分体现。该动机在第七乐章《情为何物》中,变化发展成(la―duo)三度进行,明亮而叛逆的音乐形象摇身变为缠绵凄美的情绪基调。   代表小龙女形象的主题柔美具五声性,她于第二乐章《古墓师徒》三拍子舞曲的方式出现,主题是清新而脱俗的徵调式,并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小龙女与杨过主题的主、副部对比,讲述师徒练剑与情感发展的故事情节;“小龙女”于第四乐章《黯然销魂》在降e小调上重现,略带忧伤的商调式,只用拉弦与弹拨乐器演绎,黯淡、凄惨、柔肠百结,写作上对音色与旋律的把握足以突显出小提琴家阿镗的弦乐功底和旋律创作天分。   例2:(小龙女动机)      郭靖的大侠风范在第三乐章《侠之大者》用中、低音吹管乐音色充分展现,主题旋律宽广、深情、厚重,上行大气而有力,演绎了充满英雄气概的大侠形象。主题发展多加管乐和打击乐配器,变奏多用同音敲击与模进的手法,通过六次变奏将音乐层层叠起,如千军万马、雄狮怒吼般,如此宏大的音乐气势在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这部作品振奋人心之处。    例3:(郭靖动机)      全曲画龙点睛之笔则是第七乐章《群英贺寿》,它最具中国民乐典型的喜庆音乐风格,舞蹈性强,结构为复三段体,采用代表人物形象郭襄的动机主题完成。这一乐章吸取了中国锣鼓经的音乐特征,不仅为乐曲布上了喜趣色彩,更使音乐的民族化风格增添了熠熠光彩。   例4:(郭襄动机)   八个乐章长达六十分钟,感人肺腑,荡气回肠,这四个主题动机通过各种不断变形发展的手法,加上精彩的乐队音色配器,交织展现出八种音乐场景画面,尤其是杨过动机与小龙女动机的“双剑合璧”,创作成第五乐章《海涛练剑》吞天吐地般的音乐高潮,与第八乐章《谷底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曲终画面,让人记忆犹新。   《神交》不仅显示了作曲家阿镗心领神会该小说中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感天动地的儿女情长,还用抽象的音乐语言为文学中所表达的侠义豪情与浪漫爱情增添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开创武侠音乐的交响画面实为史无前例。   二、民族风格的高情远韵   曲风民族化是《神交》最耀眼的光彩之一。无论是从上述提到的四个主题动机,还是从乐曲的调式调性,都具有地道而纯粹的广东音乐风格。   动机的创作灵感来自阿镗故乡的方言――广东粤语对人物名称的唱腔发音,使民族化深入到了乐曲之骨髓。它似乎给《神雕侠侣》的人物形象灌注了粤曲乡音,有如给交响曲赋予了戏剧唱腔。最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乐章,“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首金朝人元好问所作的词《摸鱼儿》是金庸笔下《神雕侠侣》的精髓与主题。阿镗曾为之创作过粤语演唱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