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星火计划2006执行情况报告
北京市星火计划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2006年是星火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星火计划在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探索促进农村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宝贵借鉴。在20年的星火里程碑上,北京星火工作对成就进行展示,对未来进行展望,发掘自身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工作角度,对进一步凝聚科技资源,推动京郊农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2006年度星火计划整体工作推进情况
(一)总体工作
2006年北京市执行星火计划项目共计179项,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等方面。其中,国家级项目48项,市级项目46项;国家级延续项目 43项,市级延续项目 42 项。全市星火新列项目总投资8097.11万元,其中本市财政投入195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资金1480.5万元;当年179个项目共实现产值163231万元,利税15091万元。
(二)主要工作经验
1.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北京市星火计划项目的管理由过去的侧重“管理”逐步向侧重“服务”转变,主要体现在项目的确定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项目的确定主要根据区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科技”的需求来确定支持方向,目的是通过科技的手段解决制约区县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对重大问题可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并以集中资金扶优扶强的方式来宏观调控和指导星火计划工作。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引进城区的科技资源为郊区提供服务,促进城区的科技资源向郊区“涌动”,提高郊区整体的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例如,通过对郊区乡镇长进行大范围的专题科技培训,帮助乡镇长寻找科技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切入点,以使科技更好地推动本市新农村建设。2006年5月已组织郊区100余名主管科技的副镇(乡)长进行集中的专题培训。在此次培训中,这些乡镇科技指挥官系统地了解本市科技进展、面向城郊的数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使这100多名主管科技的副镇(乡)长,理清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优势,找到切入点,更好地使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京郊发展优势。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星火计划始终坚持分区域、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进行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注重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不少地区形成了“一区一品”、“一区一业”等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是星火计划实施的重要经验。强调总结区县实施星火计划的工作特点,及时推广。
3. 加强科技经费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项目科技经费进行预算和决算管理,在项目立项时,协助项目承担单位做好项目经费预算工作,在项目完成时,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杜绝科技经费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加强部门间的联动
星火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广泛、涉及的领域和管理部门较多,既需要中央和地方的纵向联动,又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合。星火计划的实施在国家和地方的纵向联动上,充分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既有国家政策资金的引导,又有地方配套措施和资金的投入,发挥了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2006年度星火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星火科技培训工作
2006年,星火科技培训共立项16项,其中市级项目8项,国家级项目8项。2006年,北京市星火科技科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村人口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向农村转移为目标,以“时代新农民培育”为主题,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特色的培训活动,重点抓六种培训方式,为创新培训形式、整合培训资源、搞活培训局面进行了探索。
1.通过“实用人才”建设,实现骨干重点培训
科技骨干是农村科技的支撑点,科技骨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农村科技干部,让乡村干部把先进思想理念、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是带动农民使用科技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一年来,培训了各类农村科技骨干1112人。对科技骨干的培训,解决了城区人才在农村科技推广中“水土不服”的问题,为农民科技需求培养了一批发言人,给专家下乡配备了一批助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一批“二传手”。
2.通过“一区一品”工程,实现产业技能培训
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我们鼓励区县与院校牵手,通过培训促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村转移。为此,围绕平谷大桃、房山食用菌、怀柔板栗、大兴优质梨等十一种区域特色产品的生产,通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开展了标准推介和技术普及培训。例如,为推动房山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6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学课件.ppt VIP
-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UniGear550安装使用说明书cn20081107.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古诗三首·《江南春》课件.pptx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pdf VIP
-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22种疾病)2024版.docx
- 监控采购合同模板.docx VIP
- UniGear550-10KV铠式金属开关柜 .ppt VIP
-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