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精选

盐 井 乡 初 级 中 学 教 师 培 训 讲 义 培训课题: 培 训 人: 时 间: 格律诗的平仄与对仗 概念格律诗: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也被称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同句相对,邻句相粘”。《寓舍书怀》陆游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同句相对” 这里的同句相对,指一个句号之内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先看首对: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平]平依照前次我所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见这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那么再看其它句子是不是也相对呢?“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观察方括号里面的字,都是合乎“对”的规则的。“邻句相粘” 邻句相粘,指不同句的相邻两分句,平仄相同。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春从豆蔻梢头老,[此两句相粘] 日向樗蒱齿上消。丛竹晓兼风力横,[此两句相粘] 高梧夜挟雨声骄。书生莫倚身常健,[此两句相粘] 未画凌烟鬓已凋。请各位试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分析一下这些句子,标明相粘的两句之间关键字的平仄关系。如此标明,则不难发现规律。我谨举一例。羁[怀]病[思]两[无]聊。春[从]豆[蔻]梢[头]老。平[平]仄[通]仄[平]平。平[通]仄[仄]平[平]仄。请看:怀-从;思-蔻;无-头。平仄相同。这就是所谓“粘”。粘对是律诗的基本特点。仅如此,律诗的做法还不算完整,还有个重要问题是对仗。这也是我在讲诗词写作前,先讲对联的原因。《九成宫》李商隐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问江南物》白居易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观察标注了星号的句子,你会发现两个分句之间是工整的对仗。这就是律诗的特点,颈联和颔联是对仗的句子。换言之,是一副对联。 对以上规律,为方便朋友记忆,我尝试给出这样一句总结:“邻句对,同句粘,颈颔是对联。” 律绝: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郿坞》(第二首)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塞下曲》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绝句四首》(第三首)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用韵上的注意:近体诗押韵不同于词,不可以不加顾忌地邻韵通押,首句可以用相邻韵部的韵,其余必需严格使用一个韵部。至此,近体诗写作规则就算讲完了。需要补充的内容,会在以后慢慢添加提到。关于写作:首先明确一个态度,就是近体诗未必比古体诗更加难写,有的朋友写诗不注重格律,有的朋友则把自己不成熟的作品称作古风,这都是有违严谨治学的精神的。古诗确实是近体诗的前身,但个中意为却并不容易把握,古风之长,个人以为应在“拙朴”,言语平易,却气象雄浑。古风的格律全凭个人感觉去发挥,要求对节奏有一定的领悟力。近体诗则是在古风的基础上,进行了格式化的修整,对一些好的东西,做了硬性的规定,要求必需同句相对,邻句相粘。 古体诗,近体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