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氧、氮元素的迁移历程分析 Analysis of Oxygen and Nitrogen Migration Process during Biodiesel Combus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氧、氮元素的迁移历程分析 Analysis of Oxygen and Nitrogen Migration Process during Biodiesel Combustion
第4期(总第195期) 车用发动机 No.4(SerialNo.195)
2011年8月 VEHlCLEENGlNE Aug.2011
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氧、氮元素的迁移历程分析
毛功平,王 忠,许广举,李铭迪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在丁酸甲酯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添加了详细的Nq生成机理,得到包含214种物质和1241个基元
of
反应方程式的生物柴油机理。运用均质零雏反应器模型,计算了燃烧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RoP(Ratepmduc—
tion,ROP)系数,确定了影响各中间产物生成的主要基元反应方程式。通过RoP分析,阐明了生物柴油燃烧过程
中,燃料中的氧,空气中的氧、氮的迁移演变历程,对主要中间产物的前躯体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
柴油中的“CH。0CHo”基团促进了0H的生成,其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CH。0Co促进了CH。的生成,其主要的
中间产物HC0促进了H,H02的生成,形成了能促进NO:生成的重要前躯体物质——0H,H,H02和CH3,导致
NO。排放偏高。
关键词:生物柴油;基元反应;数值模拟;生成历程;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TK46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222(2011)04一0037一06
生物柴油是以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等为原料油, 方案:一是考虑到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是甲酯或乙
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甲酯或乙酯燃料,是一种重 酯类物质,采用小分子甲酯或乙酯来替代生物柴油
要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发现,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 中的大分子,研究甲酯在燃烧过程中特有的一些性
及其与柴油的调合燃料,C0,HC和PM的排放量能;二是假定大分子甲酯可以近似地用大分子正烷
较燃用柴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Nq有所升 烃来替代,对生物大分子燃料进行燃烧研究。酯类
组成测定试验表明,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为油酸甲
高[1。4]。一般解释为:因为生物柴油含有约10%的
氧,而富氧是N0,生成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含氧 酯或亚油酸甲酯,其分子结构式见图1。
量的增加促进了燃烧速度的提高,导致燃烧温度升
高,而高温是NO。生成的又一必备条件。然而,燃
料中的氧在燃烧过程中详细的助燃作用机理的研究
报道较少。本研究对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氧元素和
氮元素的迁移历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生物柴
a油酸甲酯 b亚油酸甲酯
油燃烧过程中基元反应速度、关键中间产物和自由
图1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分子结构
基,详细阐述燃料中的氧,空气中的氧、氮的主要反
丁酸甲酯(MB, 0
应路径,得到Nn的衍生过程,为降低NQ排放提
Methylbutyrate)的分子 l|
供理论参考。
结构式见图2。已有研究八./\o/
1 生物柴油化学反应机理的改进 结果表明,丁酸甲酯具有
图2丁酸甲酯分子结构
1.1 生物柴油替代机理的构建 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两
生物柴油组分的分子一般含有约18个碳原子, 种物质中最基本的化学结构特点,即
导致其基元反应的数量非常多,且机理文件中物质 RC(一O)OCH。(R代表烷基或者烯基)结构,也
类的数量较多,研究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下加筋圆柱壳体的振动与近场声辐射研究 Research on the Vibration and Near-Field Acoustic Radiation of Underwater Ribbed Cylindrical Shell.pdf
- 水下大型搭载平台与微小型机器人的干扰性能研究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between a Large Underwater Carrier and a Mini-underwater Vehicle.pdf
- 水下大断面箱涵结构设计.pdf
- 水下平板式防波堤流场分析 Flow field for breakwater of submerged horizontal plate type.pdf
- 水下扁平阻抗结构衍射声场建模与计算 Modeling and Calculating on the Diffraction Acoustic Field Originated from Underwater Flat Structure with Finite Impedance Surface.pdf
- 水下平板式防波堤运动响应分析 Motion analysis of submerged plate type breakwater.pdf
- 水下基槽回淤沉积物厚度检测方法探讨 Detection methods for thickness of siltation deposit of trench under water.pdf
- 水下板式-浮筒型防波堤附加质量与阻尼系数研究 Added ma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of submerged plate-pontoon type breakwaters.pdf
- 水下气液两相冲压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分析 Analysis of Off-Design Performance for Bubbly Water Ramjet.pdf
- 水下滑翔器动力学建模及优化设计 Dynamic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n Underwater Gliders.pdf
- 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 Effect of Biodiesel Blended Fuel on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Distribution in Common-Rail Diesel Engine Emission.pdf
- 生物标志物技术在莱州湾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iomarker technology to evaluate the marine pollution in Laizhou Bay.pdf
- 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and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 combination processes for industrial park sewage treatment.pdf
- 生物样品中含PBDEs在内的复合污染组分的抗雌激素效应 Anti-Estrogenic Effects of Complex Extracts Containing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from Biotic Samples.pdf
- 生物污泥对染料的吸附及胞外聚合物的作用 Adsorption of a Dye by Sludges and the Role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pdf
- 生物栅处理受污景观水体效果及机制研究 Effects and mechanisms for river water pollutants removal using a biological grid device.pdf
- 生物氧化锰矿物对几种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biogenic manganese oxides.pdf
- 生物沥浸对精对苯二甲酸化工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及其重金属脱除效果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and dewaterability of pure terephthalic acid sludge facilitated by bioleaching.pdf
- 生物法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采油废水及其生态毒性削减研究 Treatment and eco-toxicity reduction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by biological constructed wetland process.pdf
- 生物沥浸污泥饼高温堆肥系统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 Design of bioleached sludge high-temperature aerobic composting system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