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酶学2011.09.9 生物化学 教学课件
第六节 酶催化作用机制 实质: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催化剂的作用实 质是什么? 换言之:削弱底物反应部位的敏感键,使其更容易断裂,进而形成新的化学键。 酶与底物作用时通过那些方式削弱化学键的? ⒈诱导契合学说 ⒉邻近与定向效应 ⒊酸碱催化 ⒋共价催化 ⒌微环境的影响。 ⒈诱导契合学说 E S E-S 接近?诱导? 变形? 吻合?结合 E-S E活性中心与S结构不完全吻合 S受E作用敏感键极化、扭曲而易断裂。 底物变产物E恢复原状 P D.E.Koshland,1958提出,后通过羧肽酶等进行X光晶体衍射结果得以证实。 2.邻近与定向效应 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比较要小的多,酶的活性中心是酶与底物的作用部位。酶的活性中心常常处于酶分子中的一个洞穴内。底物分子进入并能浓集于其中,这种现象称为“邻近”效应。活性中心的底物浓度一般是该溶液中的105倍。 例如碳酸酐酶催化的反应为: CO2 + H2O = HCO2- +H+ 该酶为单体酶,含有260个氨基酸残基。该酶的活性心含Zn2+,并与酶活性中心的三个组氨酸(His94,His96,His119)侧链上的嘧唑基的N原子配位,而第四个配位体是H2O或羟基(Thr109)。 119 N N N N N N 94 96 H H O HCO3- + H+ 活性中心洞穴是疏水 性环境,浓集了更多 的CO2分子,有利于 反应的高效进行。 Zn2+ 活性中心基团作用底物分子 时具有方向性,此处的Zn2+ 对于H2O的HO:进攻CO2中 的C原子起重要的定向作用。 O=C=O ⒊酸碱催化 Glu35 -C O-H O = - :O: C1 O D E NAG NAG H OH OH C4 O 溶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Asp52 C - -O O = - H-O? H ? C1+ O H HO OH OH D :O: C1 O D E NAG NAG H OH OH C4 O OH E NAG C4 O H-O: H 4.共价催化 酶蛋白氨基酸残基侧链能够作为亲核基团的是: E-Ser-CH2-OH, E-Cys-CH2-SH E-His-咪唑基-N: R-C-H = O H-S-CH2-E 例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催化过程就 是共价催化作用: H R-C-H — O CH2 -E S — — R-C = O CH2—E S — — -2H R-C-OH = O H- S ‥ -CH2-E 又称为亲核催化(nucleophilic catalasis)或亲电子催化 (electrophilic catalysis)是具有非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或基团,攻击缺少电子或具有部分正电性的原子从而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物,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加速。 :O-H H ⒌微环境的影响 第七节 几种重要的酶概念 一、抗体酶(abzyme) 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免疫球蛋白。 利用稳定的底物过度态类似物作抗原,对进行免疫诱导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研究意义: 1.过度态类似物提供了探索催化机制模型; 2.它们能作为酶的特别强的抑制剂; 3.它们能作为抗原诱导产生广泛的新酶。 二、变构酶 机体内已有的酶有三种活性调节方式:变构调节;可逆的共价修饰;酶原激活。 (a11osteric enzyme) 1.变构酶的概念、特点和性质 由于受小分子效应物结合,构像变化,活性明显得以调节的一类酶,称为变构酶。 变构酶特点: 活性中心—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变化; 调节中心—结合效应物或调节物,能引起亚基构象变化,进而影响催化亚基对底物的亲和力和摧话活性。 (2)酶分子具有底物结合的活性中心,也有与调节物结合的别构中心,这两中心可位于同亚基不同部位,也可在不同亚基上; (3)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不服从米氏方程式。它的v-[s]关系曲线呈S型。别构酶具有S型曲线的动力学性质,对于较小的底物浓度的变化,酶反应速度即可作出灵敏的应答。 (1)多亚基,具有四级结构; 一个效应物分子与变构酶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对酶分子催化底物变化能力的影响称为协同效应(cooperativeeffect)。当底物本身作用效应物,结合到调解中心后对酶活性的影响称为同促效应;如果效应物是底物以外的其它物质,当结合到调节中心,对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称为异促效应。 多数别构酶既能受底物的调节,也能受底物以外的效应物的调节,即兼具同促和异促效应。当酶结合效应物后,由于构象发生改变,使得催化活性增高,这些别构酶称为正协同效应的别构酶。相反则称为负协同效应别构酶。所产生的效应分别称为正协同效应和负协同效应。 四、酶反应速度概念 酶的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来表示。酶速度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服务项目档案整理与管理方案.docx VIP
- 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数学试题.pdf VIP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每课一练(全册打印版) .pdf VIP
- 永川区2024-2025(上)九年级物理试题 .pdf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 VIP
- xxxx局文书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标 53页).doc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 654-2014).pdf VIP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汽车理论》全套课件 (余志生主编 第五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