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财政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赋税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赋税 第三节 南朝的政治经济和赋税 第四节 北朝的经济和赋税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支出 第六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和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与其政权的频繁更迭相适应,呈现出不稳定、不完整、随意性强的特点。财政收入以人头税、杂税占据重要地位。财政支出以军事支出为重要内容。本章分别介绍三国、两晋、南朝、北朝的政治经济和赋税,再总括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支出和管理。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赋税 一、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 二、 三国的赋税 三、 三国时期的的屯田 四、 互市和贡献收入 一、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 在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灭汉自立为魏主,历五世、三十四年(公元220-254年),后被篡于司马氏;蜀汉从刘备自立到刘禅,经四十二年(公元221-263年)而亡;东吴自孙权至孙皓,亦四世五十八年(公元222-280年),最后灭于西晋。总计三国兴亡不过六十年。 二、 三国的赋税 (一)租调收入 (二)徭役 (三)工商杂税 (一)租调收入 租调收入即田租、户调收入,是以土地为基础对小农经济进行的一种征课,包括对手工业的课税,但不包括徭役在内,此税形成于曹魏,至唐才有所改变,成为租庸调制的先声。 (二)徭役 徭役包括兵役、力役及其他杂役等等。 (三)工商杂税 1.关市税 在三国时期,曹操本规定除租调以外,“其他不得擅兴”,可是事实上还实行盐专卖和征收关津税。 2.盐铁专卖和盐铁酒税 三国时期盐铁多实行专卖制度。盐利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其他工商杂税 三国时因战争频发,商旅受阻,工商税收项目不多。 三、 三国时期的的屯田 屯田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经营政策。从劳力来源说有军屯和民屯两种,从收益分配来说,它不同于田租、户调,而是一种收获分成。屯田创始于汉代,到曹魏时则大力推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四、 互市和贡献收入 三国通过与当时边境各少数民族的互市和不同政权间的朝献,也可以收得一些物资收入。关于三国时期的贡献收入,又分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外一般为外交活动,是礼尚往来的;国内的贡献,多在多国并存期间出现,一般表现为弱者对强者的一种服从的表示。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赋税 一、 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 二、 两晋时期的赋税 一、 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 西晋统一,结束了自董卓之乱以后长达九十年的三国纷争、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动荡局面。至此,中国又归于统一。 西晋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在平蜀之后,招募人民进入中原,免20年徭役,并供给两年口粮;平吴后又规定,北来的吴国将吏可免10年徭役,百工和百姓可免20年徭役。同时,责令郡县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到武帝太康元年,国内人口有明显增加。西晋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世家豪族拥有众多部曲和佃客,而两晋统治者为求得豪族的支持,也不得不实行给客、荫客制度。 二、 两晋时期的赋税 (一)田制和田赋 (二)徭役 (三)工商杂税 (一)田制和田赋 1.西晋的占田制和租调制 2.东晋的占田制和租调制 1.西晋的占田制和租调制 西晋实行占田制,是在武帝司马炎当政的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吴以后实行的。 晋代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官吏分为九品,各以贵贱占田,依次递降。最高为第一品者占五十顷,最低第九品仅十顷。 2.东晋的占田制和租调制 对东晋税制的改变,分为三个时期来介绍。 第一,从元帝即位至咸和五年(公元317-330年),占田虽废,而租调仍保存下来。在税则上是采用从户而兼从田的方法,这是东晋初期必然的结果。 第二,从咸和五年至太元二年(公元330-367年),实行度田制,占田制既废,田少或无田者为一户,田多者亦为一户,于户又为侨户,显然不能税户,只能度地而税田。这是适应江南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太元二年到东晋灭亡(公元367-420年):东晋的调,可能和西晋相同,但其征课范围,则与西晋有别。西晋时,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则要半输,而在东晋,则男年十八岁乃纳正课,年十六岁仅半课;女子如未结婚则直到二十岁乃为丁。这样,东晋征课的范围,较西晋为宽,从年龄上说,则东晋课税较西晋为轻。 (二)徭役 同三国时期一样,两晋时期的徭役也包括兵役、劳役及其他杂役等。 (三)工商杂税 同三国时期一样,两晋时期的徭役也包括兵役、劳役及其他杂役等。 1.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班语言绘本《绿绵羊在哪里》动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永威先学后教模式).pdf VIP
- 变电站验收要点.docx
- nubia主题修改教程附电脑和手机工具努比亚ui4.pdf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8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集(1215张).pptx VIP
- 《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标准.docx VIP
- 胡姓氏起源.doc VIP
- 路基边坡防护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10.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