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第二节 抗战相持阶段的形成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国战场 (一)正面战场继续抗战 1、南岳军事会议 (1)重新划定战区 (2)确定军队整训计划 三、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和军事摩擦 蒋介石: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取消名义将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跨党办法是绝对办不到。我的责任是将共产党合并国民党成一个组织,国民党名义可以取消,我过去打你们也是为保存共产党革命分子合于国民党,此事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的这个意见,至死也不变的。 中共: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为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共产党诚意的愿与国民党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之三民主义新中华民国而奋斗,但共产党绝不放弃马克思主义之信仰,绝不能将共产党主义的组织合并于其他任何政党。 第七、撤退华中的“剿共”军 第八、平毁西北的封锁线 第九、释放全国一切被捕的爱国政治犯 第十、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 第十一、实行三民主义,服从《总理遗嘱》 第十二、逮捕各亲日派首领,交付国法审判 * 第二节 抗战相持阶段的形成1938年10月—1943年12月 一、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在(蒋政权)已丧失中原逃往内地,以及失去主要水陆交通线、丰富资源和大半人口的情况下,我方如果采取适当的施策,即使不能加深其内部崩溃,但至少可使之论为地方政权。……对(蒋政权)与其一味以武力穷追,莫如保持必要的战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如单纯立足于作战,……即使多少也有希望,但鉴于此等作战往往得不偿失,故此际应主要以确保占据地区安全为宜。蒋介石政权虽然已被压缩,但如对之放任,仍将成为严重祸根,招致后患。为此,为促使其崩溃,应适当进行各种工作,故尚须进行部分作战予以支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第458-459) 日本改变对华策略: 由战略进攻改为政略进攻,诱降国民政府、扶植伪政权;军事上,“以确保占领区为第一要义”;经济上,以战养战;外交上,阻止英美等国在物质上对中国的支持、封锁国际交通线。 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 第一,国民政府坚决抗战和国共合作造成的持久战态势 第二,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只能控制重要交通线及其附近地区 第三,张鼓峰事件使日本认识到实力严重不足 张鼓峰位于中国东北珲春县最南端,按1886年《中俄条约》,此处为中俄两国国界,但无标桩,界线不明。苏联称其为哈桑湖。它是从东方俯瞰海参崴的战略要地。 1938年6月苏联在这一带修筑工事,随即日本以苏联红军占领张鼓峰、侵入“满洲国”边界为由,与苏军发生军事冲突。 进入张鼓峰的苏军(山坡上的小黑点) 近卫第二次对华声明: 今凭陛下之盛威,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后,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下卷第2分册,93) 近卫第三次声明: “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德成见。……中国在防共协定继续有效期间,在特定地点驻扎日军进行防共,并以内蒙地方为特殊防共地区。……中国承认帝国臣民在中国内地有居住、营业的自由,促进日、华两国国民的经济利益,并且鉴于日、华之间历史上、经济上的关系,特别在华北和内蒙地区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积极地向日本提供便利。……日本不仅尊重中国的主权,而且对中国为完成独立所必要的治外法权的撤销和租界的归还,也愿进一步予以积极的考虑。”(同上,94-95) 第一战区 河南及安徽一部 卫立煌 第二战区 山西及陕西一部 阎锡山 第三战区 苏南、皖南及闽、浙 顾祝同 第四战区 广东、广西 张发奎 第五战区 鄂北、皖西、豫南 李宗仁 第八战区 甘、宁、青及绥远 朱绍良 第九战区 湖南、鄂南及江西一部 陈诚(薛岳代) 第十战区 陕西大部分 蒋鼎文 敌 后 苏鲁战区和冀察战区 于学忠、鹿钟麟 2、正面战场状况 1939.3中旬—5月初 南昌会战 1939.5 随枣会战 1939.9中旬—10月初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12至1940年3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