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道关卡辨真赝
自从1905年,在洛阳北邙山,也就是古时楚河汉界之交的那片风水宝地,发掘了唐墓中大批唐三彩器物后,中国陶瓷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又掀开了新的篇章。对唐三彩的起源、造型、釉彩的研究,从此沸沸扬扬,专述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由于唐三彩器物价昂物稀,仿造品应运而生,充斥坊间。也正因为如此,给藏家带来无限战战兢兢的惶恐心理。因为鉴定家难寻,器物真假难分,唐三彩器十多年前充斥古玩业,而今却只能偶而得之,常落得个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幻局。
就在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情下,十多年前初出道的我,以好几万新元的高价,买下一个高78公分的唐三彩文官俑。这还是基于对店主的信任,才能以这种壮士断腕的豪情,取下这尊宝贝。十多年来,行家众说纷纭,对这件文官俑的身份乍信乍疑。因此我痛下决心,焚膏继晷,一定要把其真伪搞个水落石出。
有时一件古陶瓷一亮相,便可确定是真品,是行家所谓的开门见山,意思是这件陶瓷具备了明显的特征,内行人可以一眼定江山,毋庸置疑。中国地大物博,各省各县,窑口有如恒河沙数,要认真搞鉴定工作,对窑址、胎土、造型、施釉手法、烧制工艺都得深入分析,才能验明一件陶瓷的“真身”。我对这件唐三彩文官俑的真实性,之所以能这么确定,是基于上述的研究方针而展开的,若有谬误,还望高明指正。
验证第一关:胎土风化
先从胎说起。唐三彩用的是北方的坩子土,一种带高岭土成份的软陶,这和河南巩县出土的白瓷土成份很接近,所以在巩县出土许多唐三彩,绝非偶然。以这种软土在低温下烧一遍,使胎土坚硬,再上釉彩。这种软陶土,经过千年风化,在10倍的放大镜下,都成了一片松脆多孔,好像云片糕一样的表层。新仿的瓷土都过于坚硬,不可能有这种自然风化的胎面。这件唐三彩文官俑的脸,虽然上了一层白色的化装土,却的确写满了岁月的痕迹,点点斑斑都粉化了,这种剥蚀的痕迹在现代的仿品是无从制作的。
验证第二关:制作物法
唐三彩俑都是模制成形,因此特别在大型的俑器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腰部一道横切接痕。这上下交叠的接体符合了物理学的原理,即在烧造时,胎体上下收缩便加其衔接力,不会因为烧热而坍塌,这与明朝的瓶瓶罐罐用上下横接的原理是一样的。这样的手法与现代石湾的压模陶塑又稍有异,石湾陶厚而耐高温,就不需用横接。但是,两者同样是头部另外塑造,然后在颈部开洞插入黏合。唐俑的头颈底部打通,以便热气渲汇而免于爆裂,所以以一根细棍子穿进身体便可直透头部。这件文官俑,在烧造上完全符合这个手法,从体上淤泥挖空的手法,也证明了是出土时塞满腐土,绝不是现代塞土入体以作伪,因为土质干硬,已经粉化,在横接线上胎釉结合处,也可看到土锈及水垢的遗迹。
验证第三关:衣塑手法
我们再看这件唐俑,衣袂飘飘,衣纹如行云流水,密不容针,疏可行马。其衬衣附体贴身,有曹衣出水的风致,长袖相对飘垂,有吴带当风的韵味。这正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追求丰美的一个作风。更妙的是这位文官老爷的肩上还披着青色吊带的裆,这裆是相对于我们现代人穿的背心。在当时因为受了胡人服装的影响,这背心是外穿的,作为保护前胸后背之用,称为“两挡”。所谓两挡,指的是“挡心挡背”,两挡就从衣边而为裆。这样的外衣是要另外贴接上去,多了一层工序,复杂繁琐,这是不值作伪者所为。这位唐三彩文官俑,脚踏云头舄,官阶是属于一等秘书,所以才有幸穿上裆,就像我们现在的外套一样。
验证第四关:施釉手法
唐三彩用的釉,含70%高的氧化铅,是一种低温釉,经过约摄氏85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溶解度因含铜而大大降低,为的是使釉流淌自然,纵横潇洒。而且因为多色相渗,所以必须用笔或刷涂染,与汉绿釉相比较,虽然两者都是铅釉,但汉绿釉施釉以薄为尚,多用蘸釉或浇釉法,薄不露胎而厚不垂流。唐三彩却是施釉主厚,以淋漓下注为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元素,作为釉料的着色剂,烧出呈现黄、赭、褐、白、深浅绿及赤紫的多种色彩,相互浸润的状态。唐三彩的釉亮丽动人,艳而不俗,色彩繁而不杂,给人一种和谐、统一、凝重的美感。唐三彩各色的匹配绝不是机械地或有意安排,而不露人为痕迹,显现出自然天成的状态。
近年,在西安、洛阳的仿品,虽然釉面火光刻意作古其色彩却给人以轻飘感,纹彩搭配刻板造作,浓艳而俗气,光芒刺眼,绝没有唐代三彩那份深沉厚重,极具震撼人心的魅力。
唐三彩的釉最难仿,釉的厚度要恰到好处。太厚时釉会剥离或垂流过甚,但若涂釉太薄,釉水被烧干的坯体吸收殆尽,再加上挥发作用,结果作品出窑时,釉面干涩无趣。这种涩釉现象常出现在俑体两长袖之间胸腹部分,因为这个部位操笔不易,只能用中锋染扫,以免沾上袖沿,因此唐代三彩俑都有这个缺陷,这也成了鉴定要点。而且稍微留意,都可看到釉面刷痕处处。现代仿品用浇釉或浸釉法,就看不到刷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喜福会》中文化身份寻求的博弈论解释.doc
- 《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doc
- 《喜盈门》叙事与价值结构间的颠覆.doc
- 《夏洛的网》中坦普尔顿的性格分析.doc
- 《仙境之桥》的对比演绎手法.doc
-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系列之二――新艺术运动.doc
-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系列之一工艺美术运动.doc
- 《香魂女》对白中人物的言语行为解析.doc
- 《湘剧名伶录》――刘春泉.doc
- 《湘女》观感.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