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地捲尺量距-OceanSurvey.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坦地捲尺量距-OceanSurvey.ppt

距離測量 測量實習一: 平坦地捲尺量距 實習目的 1、求皮尺之尺長改正係數。 2、練習目視法定直線內各中間點及量距。 3、測定個人步幅。 4、步幅測距。 5、輪轉測距。 使用儀器 鋼捲尺×1、 皮捲尺×1、 標桿×3、 粉筆或噴漆、 量距記錄紙若干、 滾距輪。 實習地點 工學院內草坪或柏油路,長度約100公尺。 方法與過程 A.尺長改正係數(系統誤差) B.目視定線及量距 C.定個人步幅 D.步幅測距 E.輪轉測距 平坦地量距 捲尺量距時,在前者稱前尺手 (fore chainman), 在後者稱後尺手(rear chainman),另一人為記錄(或稱記簿),若僅二人,即前尺手兼任記錄。 量距之先,應將欲使用之捲尺與精度較高之標準尺相比較,其差值可作為量距結果尺長改正之依據。 量距之程序,可分為 (1) 定直線,(2) 張尺量距,(3)誤差改正等三階段 平坦地量距 量距時應注意之事項 1. 測量前須先認清所使用捲尺之刻度及零點位置。 2. 拉尺時應徐徐用力,不可過猛。 3. 不可容車輛、行人或牛馬踐尺而過。 4. 量距時應盡力設法使捲尺保持水平尺面勿扭轉。 量距時應注意之事項 5. 前尺手前進時,不可將捲尺在地面上拖行 ; 應二尺手提高捲尺前進,或將捲尺收捲,繼續測量時再抽出,以免磨損。 6. 收起捲尺時,勿使捲尺扭曲或圈結或被雜草、樹根或石塊絆掛。如有發現,須仔細解開,不可驟然用力否則易使尺折斷。 7. 鋼捲尺易地使用時,可暫時團成「 8 」字形, 但不可折疊成尖銳之角。 8. 捲尺不用時,須注意有無潮濕,用後應擦淨, 如係鋼捲尺,並塗以稀薄之油,以防生銹。 量距時應注意之事項 9.前尺手讀數時,記錄者應複誦後才記錄,以防誤記。 10.讀得尺上讀數,應注意有效數字之位數。 ( 如,量得距離恰為 30 公尺,應記為 30.000 公尺 ) 11.記錄或野簿如有寫錯或重測時,不可撕去或塗擦,應以筆劃去以示不同。 12.每次觀測須載明 : 日期、天氣、儀器編號、測區地點、測量人員姓名等項。 13.測針宜綁以紅布,以求醒目易讀。 A.尺長改正係數(系統誤差) 1.將鋼尺拉直平舖於水泥地面上(例如走廊),由兩位同學將鋼尺拉直,但不可蠻力拉鋼尺。 2.再由另外兩位同學拉直皮捲尺,並排在鋼尺旁邊,使兩者零端對齊。 尺長改正係數(系統誤差) 3.假設鋼尺30公尺之刻劃線在皮捲尺上讀數為29.97m,則皮捲尺的改正係數為30.000÷29.97=1.001001。因此,要乘上尺長改正係數才是正確的距離。 捲尺之實長度 改正後之正確距離= × 測得距離 捲尺刻劃所示長度 B.目視定線及量距 1.在路邊選A、E兩點,距離約100公尺(約130步),在A、E兩點做記號,各立一支標桿使其垂直。 2.同學甲立於A點之後方約3步。乙立於B點30.00m(大約40步以內),在此處立標桿使其垂直。甲指揮乙使ABE三支標桿之同側成一直線。乙立即在該點用粉筆畫⊕。用同法定出C、D兩點。 圖 觀測者之指揮手勢(以觀測者為準) B.目視定線及量距 3.以皮捲尺量距:丙、丁兩人持尺,甲讀數,乙記錄。由A點往E點量距,往E之方向為前方。首先,量距A、B兩點,丙使零端位於A點後約10公分,由丁往前拉尺,當捲尺零端與A點重合時,丙立即報好,甲立即讀數,乙覆誦無誤後載入記錄表中。繼續量測BC,CD,DE。各段距離之和即為「往測」之距離。移動時不可使尺在地面上拖!! B.目視定線及量距 4.返測:由E點往A點再量一次,得「返測」之間距。 5.若往返測相差5公分(量一百公尺)以內,才可以取平均值;否則應該重新量測至合乎規定為止。 6.正確長度=(往返平均距離)×(尺長改正係數)。 C.定個人步幅 在AE直線上,各組員以平常走路步伐往返走一趟,往返相差3步內取平均。算至公分為止。 圖 以目視法第直線內中間點 姓名 身高 步數 距離 平均步幅 阿茂 170 往 136 100.04 0.743 ≒0.74m 返 134 平均 135 距離÷平均步數=平均步幅 D.步幅測距 以平常走路步伐在另一已知距離上來回走一趟,以步數及步幅求該距離。 (量測與正確距離之差取絕對值) =步幅測距之誤差 (正確距離) 其值一般約1%~2%。 步幅測距地點 E.輪轉測距 利用尺長改正係數,皮捲尺所拉之30公尺已知距離進行輪轉測距。 利用滾距輪延欲測之距離行進,計數輪轉之次數,求其圓周長。 由已知圓周長之滾距輪,求步幅測距中A至A”距離。 姓名 圓周長 輪轉圈數 距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