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讲义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讲义 第四章 [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讲义] 节 第二,关于改革的目的。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他多次强调,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页。) 第三,关于改革的原则。邓小平认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明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 第四,关于改革方法。邓小平认为,(1)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所谓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邓小平特别强调,要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认为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改革也搞不成。(2)改革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其他方面的改革要配套进行。(3)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先有一个改革的蓝图,然后再着手进行改革。例如,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很复杂的工作,牵涉到很多问题。要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先有一个蓝图,要用一些时间搞调查研究,把问题理一理,拿一个好主意,然后再下手。 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土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其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 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9-130页。)1985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1986年,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4页。)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枝节的、修修补补式的,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不是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其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所以“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第一,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在革命胜利后,又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命。而社会主义改革,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 第二,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解除对生产力的束缚来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之所以也存在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发展必然使原来与之大体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逐渐不适应起来,以至于严重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为了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即解放生产力。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