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I。!ANJlU。、丈艺研宄々‘n』·一‘~ J‘7、 一。
●
●
当代台湾工艺的形式、美学和文化建构
◎林秀琴管宁
【摘 要】 当代台湾工艺以多元的族群文化为基底,借助多样化的天然取材、时尚的创意加值、丰富的人文
思考而孕育出独特的工艺美学观。通过开放性的形式探索与多元化的工艺形态呈现,在传统与现
代、技术与设计、技术与观念、形式与人文问找到独特的对话关系,从形式、美学到文化建构了当
代台湾工艺的现代性。
【关键词】传统;在地;工艺时尚;跨界;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6—0093—6
料演变的产物,是人类沉淀生活经验、累积生活智
一、工艺:文化的表征与综合的艺术
慧和因应时代需求的结果和反映。从工艺史中我
工艺是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样式 们可以窥见风俗信仰和科技革命的合力,以及地
之·,在钻石取火、磨骨成针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孕 域族群和阶级意识形态的踪迹。人文社会学者布
Rulesof
育下人类工艺的种子。何谓工艺?《说文解字》解 尔迪厄(PierreBourdieu)在TheArt一书
作:“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 中则用“场域”一词,来说明艺术本身在符号形式
以利用,皆谓之工。”也就是说,工艺是“制造器 等艺术结构之外所连结和隐藏的整体社会文化系
物的精巧技艺”。按《周礼·考工记》记载,在奴隶 统。
社会时期的周朝,就已有“百工之事”。随着社会 作为一种造物文化,工艺的特质首先是其实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社会分工体系的日趋形成,工 用性、适用性,陶罐、碗钵、刀具、桌椅等器物的
艺渐渐形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形态,并发展出丰 制造缘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继而为追求器物
富的造物文化和产业体系。 使用的便利和器物的美感,以及满足使用者的美
《周礼·考工记》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 的心理体验,工艺很快发展到对工“美”技“巧”
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来概括工 的审美追求而形成美学的风格。从艺术学角度看,
艺形成的要素及特质,说明工艺不单纯是制作器 工艺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借助造型、色
物的巧妙技艺,而是自然风土、社会人文、物质材 彩、媒介(材料)和质感等元素,塑造和呈现独特
[作者简介】林秀琴,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编辑;
管 宁’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总编,福建福州 350001。
国2011年第6期93
WENHUALUNTAN
■曩ZHONGHUA
的视觉美学。 从丁艺层面看,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因其对传统文
视觉传达是造型艺术创作和研究中重要的美 化的承接和沉淀,原住民工艺因其鲜明独特的族
学范畴.作为综合的造型艺术和文化的独特表征, 群风尚,因带有鲜明的“传统”和“在地”的印记而
工艺所带来的视觉传达美学体验更着重于外在形 成为当代台湾文化主体性诉求的重要平台,传统、
美和内在意蕴的统合。换言之,从形式美学到文化 民俗、宗教和原住民等文化元素也成为当代台湾
编码,工艺自身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线路,而享 工艺重要的美学表现手段。
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