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
论新识的一种周系铸铜工具
雷兴山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hollowconicalbronzewhichis at ofinstrumentused
Abstract:A unearthed siteisakind
Zhougongmiao
tocast instrumentsshould tothecultureofZhou timeisearlierthan
copper.The belong system.Itspopular
thelatterofthe WestemZhou.
part early
conical
words:hollow site
Key bronze;castinstrument;Zhousystem;Zhougongnfiao
copper
摘要:周公庙遗址出土的“圆锥体中空器”是一种铸铜工具,该类器物应属“周系”文化因
素,其流行时代早于西周旱期偏晚阶段。
关键词:圆锥体中空器;铸铜工具;周系;周公庙遗址
粗砂粒,仅3件为泥质陶。绝大多数为褐色或灰
褐色,陶色多斑驳不均。仅有l件泥质者为灰
2004年秋,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陶。
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周 3.其中8件饰绳纹,纹饰或粗或细,均印
公庙遗址铸铜作坊区发掘时,发现了4件中部有 痕甚浅,纹理模糊不清,个别标本的局部为素
“空窝”和细孔的圆锥体陶器。(图一)2006年面。唇部多素面,个别者唇部饰绳纹。其余2件
秋,周公庙考古队在祝家巷北地点发掘时,又发 均素面。这10件标本的内壁多粗糙不平,未经
现了6件该类器。这类器物形制特殊,功用不 修整,较光滑者少见。
明,以往研究未曾论及。本文暂称其为“圆锥 4.均未见明显的使用痕迹。所有器物的粗
体中空器”,田野工作期间,我们通常又称其为 端部分均残缺一块(如图一:12所示),怀疑残
“窝窝头”。 缺部分是该类器的着力部位。
这10件器物的特征是: 5.周公庙遗址该类器所在单位中的陶器,
1.外形为圆锥体,中空,尖端部分多有一 以联裆鬲和联裆觑为主要器类。联裆鬲均侈口,
个细穿孔。个体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大多高约6 沿外侧遍饰绳纹,器表多饰印痕较浅、纹理模糊
厘米,最大者高约7.5厘米,最小者高约5厘 的较细绳纹。笔者以前曾判断这些单位的年代为
米。粗端“口径”多为5厘米,壁厚约O.5厘 西周初期Ⅲ。
米左右,尖端孔径一般为0.5厘米左右。根据形 这些“圆锥体中空器”的功用是什么呢?
制特征,可将其分为三型: 笔者以为,除自身形制外,器物上的使用痕
A型共3件。器内部无“平台”,尖端部 迹及其使用时的位置,是准确判断其具体功用的
较尖,尖端细孔长度即壁厚。(图一:10、11)最好证据。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圆锥体中空器”
B型共6件。器内部似有一个“小平台”. 明显的使用痕迹及其使用时的位置,故只能考察
“空窝”部分的深度约为器物通高的二分之一, 周公庙遗址该类器出土单位的性质、所属聚落功
尖端部较平,细孔较长。(图一:12、13、14)能区性质等考古学背景来判断其功用:
C型仅1件。近同于B型,唯尖端无穿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端砚工艺文化策略.pdf
- 论发包人提前占用未竣工工程的法律后果以及救济措施.pdf
- 论服饰作为社会交互工具的功能和意义.pdf
- 论高职教育“工具异化”倾向的现状和预防对策——基于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的视角.pdf
- 论工程的本质与工程创新管理.pdf
- 论工程文化的本质.pdf
- 论工程演化的系统观.pdf
- 论工具改变交往——数字化生存的异化作用.pdf
- 论管理会计系统的权变性--对我国管理会计工具引入的经验性评价.pdf
- 论国家分类问题研究的路径、工具及价值标准——比较政治学的视角.pdf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