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桅船》(教学节公开课)课堂实录
《双桅船》(教学节公开课)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知识,个性化和多元化地解读朦胧诗
[重点难点]1、意象在诗歌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诗中表现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与诗人舒婷相约,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乘坐她的《双桅船》,驶进她的心灵世界。(板书题目)
二、 赏析诗歌:
1、 师:今天早读我们自由诵读了《双桅船》,现在我们齐读一下,初步感受一下诗的魅力好吗?读后(随机指导) (评:读得很动情,老师都被感动了)
2、 师:来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朗读的,比比看,谁读得好。(播放播音员的朗读)
读完点评:各有千秋,我们比她读得动情,她比我们更会运用朗读技巧,如:“岸呵(nà),心爱的岸(注意到了音变)/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停顿得当)。
3、 师:老师被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带入到诗情与画意中去了,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幅画?尝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好吗?
4、 生1:我看见了苍茫的大海,好浓好浓的雾,远方的海面上,隐隐约约漂泊着一艘双桅船,时而靠岸,时而扬帆远航。
5、 生2:我仿佛看见,在大雾迷漫、风雨欲来大海上,船与岸在凄楚、忧伤地告别。
(点评:描绘得太生动了,气氛好苍茫,并将船与岸拟人化理解,情感好凝重)。
6、 师:刚才老师注意到,在苍茫大海的这个背景上,我们描绘的重点是“船”和“岸”?说明我们抓住了诗歌的两个最主要的意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二者的关系吧,请仔细阅读,找一些诗句来证明。
7、 生1:“岸啊,心爱的岸”——学生分析:亲密,深情
生2:“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学生分析:真挚。
8、 学生3: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学生分析:这两句更能体现“船”与“岸”永远彼此关怀彼此牵挂。
(师点评:找得好,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解读二者关系的关键。
是呀,大家的解说真令人感动,让老师一下想起宋代词人秦观的一句诗(我们一起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情是不需要用时时刻刻的厮守来维系的。
9、 师:能否用《致橡树》的句子解读一下?
10、 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布置摘抄作业时学生已摘抄《致橡树》)。
11、 师:啊,这是心灵的相通,灵魂的相约,老师不由得想起《致橡树》中的另一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呀,探讨到这里我们似乎恍然大悟,哦,这可能是一首爱情诗吧?你同意吗?
12生:同意。(但也有摇头的,也有不置可否的,恰好证明个性化解读的必要。)
13师:我们姑且把它当成爱情诗来读吧。①“船”象征谁呢?“岸”又象征谁呢?讲讲“他”和“她”的故事吧。
14、 生1:“船”象征女子,“岸” 象征男子,他是她的归宿。
15、 生2:我认为“船”象征男子,“岸” 象征女子,男子在外打拼事业,女子在温馨的家中等他。
16、 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到诗中找寻吧。
17、 生:有相聚又有分别。
18、 师:什么使他们相聚,什么使他们分别?
19、 生: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20、 师:“一场风暴”和“一盏灯”有这样大的影响,那真得好好探究一番!
板书: 风暴
船 岸
灯
同学们,让我们开始动脑筋,破译这两个意象的内涵吧!
(点拨:思维要由具体——抽象。生活中它本身有何特点?人们又往往赋予它怎样的深层含义?)
21、生:风暴,我感觉它是猛烈的,台风来了,会带来灾难——所以“风暴”比喻人生的艰难坎坷。
22、师:很好,作者生于1952年,时代的风云变化会让她遇到什么艰难坎坷呢?
23、生:三年自然灾害。
24、师:可能,不过那时她才3、4岁,不会遇到“心爱的岸吧”。
25、生:对了,还有“文化大革命”。那时,五十年代出生的舒婷已长大了。
26、师:好极了,文革使她别无选择地成了知青,返城后又做各种临时工,泥水匠,挡纱工,焊锡工,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不会向生活屈服的,她爱书,爱诗,共同的理想信念让她和陈仲义先生——诗评家,后为厦门大学教授——走到了一起,当舒婷的诗作为新生事物遭到批判的时候,他坚定地和舒婷站在一起,这就叫患难见真情啊!
27、师:“灯”又该如何解释呢?
28、生:灯——明亮;光芒——可喻希望、理想、目标。生活中不断有新的目标,于是不断地有新的追求。
29、 师:是否从此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永不分离呢?
30、 生:还是经常有分离的,“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阶段性测试(三).doc
- 2010-2011学年度南充市期末统考试题[人民版.doc
- 2011年考试说明与备考.ppt
- 2011届一模分析会瑞中.ppt
- 自编学案夯基础 精编试题促提升.ppt
- 2012届广东岳麓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必修1第1单元 第2课 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之争.ppt
- 2011五四比赛.ppt
- 2012届广东岳麓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选修1第1课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
- 2012届高三历史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训练.doc
- 2012届广东岳麓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必修2第5单元 第16课 经济体制改革.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