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印版)3S技术导论
3S技术导论 第一节 概述 定义:遥感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乃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名词解释、天空) 遥感系统包括:平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遥感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 1.按平台分:地面、航空、航天 2.按获取信息方式和传感器分:非成像方式(主动、被动)和成像方式。成像方式又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遥感的特点 光谱特性 空间特性:宏观性强 逼真:有立体感,立体效应好 时相特性:多时相、全天候、多光谱、多平台、多手段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经济效益高 局限性 遥感的发展 从第一颗卫星发射至今,遥感技术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遥感平台、遥感器、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最早挂在天庭的五大明星:第一颗是前苏联制造的,第二颗是日本的大隅号卫星,第三颗是美国的探险者1号,第四颗是法国的试验卫星一号,第五颗是中国的东方红一号。 世界各国发射的首颗卫星 1、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2、美国: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3、法国: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 4、日本: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5、中国: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该星绕地球一周(运行周期)114分钟。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6、英国: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携带了微流星探测器,用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这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7.其他: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截至2005年4月,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各种用途的人造卫星共有849颗,其中有425颗(占总数的50.6%)为美国所有,俄罗斯有99颗,中国34颗。未来10年内,西方国家将向地球轨道发射118颗各种型号的军用卫星。隶属于美国的将占40%,另有19%属于欧洲国家。迄今,世界各国发射的各类卫星达5000多颗(美、俄占绝大多数),其中军用卫星约占70%。 当前,就遥感的总体发展而言,美国在运载工具、传感器研制、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及应用等遥感领域(包括数量、质量及规模)均处于领先地位,体现了现今遥感技术发展的水平。前苏联也曾是遥感的超级大国,尤其在其运载工具的发射能力上,以及遥感资料的数量及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在积极地发展各自的空间技术,研制和发射自己的卫星系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遥感技术的发展也极为重视,纷纷将其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大力发展本国的遥感基础研究和应用,如中国、巴西、泰国、印度、埃及和墨西哥等。 纵观遥感近30年来的发展,当前遥感仍处于从实验向生产型和商业化过渡的阶段,在实时监测处理能力、观测精度及定量化水平,以及遥感信息机理、应用模型建立等方面仍不能或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遥感技术发展特点:(问答题、简答) 1.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 小卫星是指质量小于500Kg的小型近地轨道卫星,其地面分辨率可达5m,甚至1m。由于其研制和发射成本低廉,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IKONOS-2是美国Space Imaging公司于1999年9月成功发射的第一颗高分辨率商业小卫星,并已开始出售数据;Orbview3/4卫星是美国Orbital Sciences公司研制发射的小型卫星,其空间分辨率为1m(全色)和 4-8m(多波段),其中,Orbview-4还有200个波段高光谱传感器。高分辨率小型卫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高频率、立体观测能力。 2.雷达卫星遥感日益受到青睐 雷达遥感由于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一定穿透功能的特性,在遥感发展初期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95年11月加拿大雷达卫星 RADARSAT-1的发射,标志着卫星微波遥感的重大进展,为建立一个能生存的国际遥感数据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3. ?5S技术的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