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 气象经济管理 教学课件.ppt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 气象经济管理 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 气象经济管理 教学课件

循环经济 提 纲 一. 循环经济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沿革 二. 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 三.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 四. 生态工业园区与循环经济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规模空前的资源利用 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 矿业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 人均产量居世界第53位 2/3矿种短缺 化石资源:原油储量占世界的2.4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20% 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 淡水资源:相当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 110位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及在世界地位 我国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种类多,总量较大,人均拥有不足。1977年统计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53位。 2. 用量少的矿产资源丰富,大宗重要矿产储量不足。 3. 贫矿较多,富矿少,利用难度大 4. 中?小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5. 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成本高 6. 资源区域分布相对不均 规模巨大的能源消耗 大庆油田 从1960年至2002年累计生产原油17多亿吨。 27年稳产在5000万吨/年以上。 1997年最高产量为5600万吨/年 2002年为5013万吨/年 2003年计划产量4830万吨/年 进入递减开采期。 ——化工报2003-1-18-1 严重的环境污染 20世纪末我国 CO2排放 20多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 NOX排放 1000万余吨 SO2排放 2000万余吨 生产约3.6万种化学品,数十种属荷尔蒙毒害,或致癌畸变毒物 工业固、液废弃物10亿余吨 我国绿色钢铁工业发展 1990-99年间 我国钢产量从6535万吨增加到12764万吨,增加了一倍。 能耗总量上升38%。 每吨钢 能耗下降:37% 水耗下降:50% 废钢水排量下降:58% 排尘下降:29% 钢铁工业的CO2排放 单位产量CO2排放量:( CO2kg/吨钢) 各钢铁企业水平相差较大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忧虑开始于20世纪中叶 50-60年代,西方实施凯恩斯政策,赤字财政刺激,引发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思考。 1962年 R.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 1968年 罗马俱乐部成立,人们开始深入思考世界未来的命运。 第一次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1 根据人口?经济?资源?粮食和环境污染5个基本要素变化趋势,建立世界系统动力学模型。 按当前(1972)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几代人内,人类扩展达到极限,这一体系将陷入无法控制的崩溃与瓦解。 第一次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2 按当时(1972)人口?生产增长速度下,21世纪前十年,矿产资源几近耗尽,污染无法消除,需制止世界系统无节制地增长倾向。 唯一的办法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的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的增长,达到产业总体“零的增长”。 第一次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3 教育?艺术?音乐?基础科研?体育等不需大量资源,不产生严重污染的活动,可无限继续增长。 从人类历史来看,曾产生许多发明,其结果导致人口激增,环境退化及更大的社会不平等,技术进步只会延迟崩溃,而不能避免由“增长癖”文化带来的崩溃。 第一次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4 唯一的出路是抑制增长,把人口?经济?资源消耗等因素的增长限定在一定水平上,这种观点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现实的。 第一次报告: 《增长的极限》(1972)-5 《增长的极限》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数百万册,有1000多所学院选为教材,并成为31届联大大会文件。 人口?粮食?资本?资源?环境等5个因素都是指数增长(即逐年按固定百分数增长)。 由于1973年开始的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罗马俱乐部名声大噪。 第二次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1974)-1 基本论点: 世界是由一个有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差异,而又相互影响的地区组成,认为这一系统是均一的则是错误的。 世界系统不会崩溃,而可能发生地区灾难或崩溃,由于不同原因会导致在不同时间发生。最早发生是在21世纪中叶。 第二次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1974)-2 要采取适当的全球行动,即通过“有机增长”来实现;改变原来“指数增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