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导读之七
《论语》导读之七 章会垠 卫灵公第十五·1:君子固穷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 讨论:1.夫子为何拒绝讨论“军旅之事”?为何企图以“俎豆之事”来逗引卫灵公的兴趣?这与夫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怎样的关系? 2.对霸业的追求乃当时政治之大趋势,夫子拒绝顺应,则必“穷”。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支持夫子的“固穷”信念? 卫灵公第十五·2: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 讨论:联系孟子“舍生取义”说,你认为儒学何以将仁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的价值? 卫灵公第十五·3:反躬自求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讨论:“无能”谓不能实现一个“成人”所应有的内在丰富性。君子应以此为病,而不应以“不为人所知”为病。1.你认为此则语录与孔子“待贾”之说具有怎样的关系?(可谓是“待贾”之说的注脚)2.在现代社会,一位“君子”应如何积极地走向社会? 卫灵公第十五·4:名与实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范氏曰:“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称焉,则无为善之实可知矣。” 讨论:如果是真君子,没世而名不称,则罪在世而不在己。须知仁学首先是“为己”之学,君子的内在成德即为“善之实”,且其大者。1.你认为此则语录与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矛盾吗?为什么?2.你如何看待名气? 卫灵公第十五·5:求诸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谢氏曰:“君子无不反求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杨氏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义实相足,亦记言者之意。” 讨论:此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意。“求诸己”乃是君子之主体性(自我选择、自我承担)的体现。你认为“求诸己”在君子成德过程中有怎样的意义?“求诸人”又有怎样的危害? 卫灵公第十五·6:矜与群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庄以持己曰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曰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讨论:“矜”谓持守自我人格尊严,洁身自好;“群”谓平等待人而不谋求个人一己或小群体之利益。小人反是。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第十五·7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讨论:此处的“言”乃是“言语”。你认为言语的复杂性何在? 卫灵公第十五·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圣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 讨论:恕乃是仁爱这一终极价值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得以体现的基本原则,它规定出一个必须遵循的底线。1.请谈谈你对这一底线的认识;2.为什么恕道采取否定性而非肯定性的表述方式? 卫灵公第十五·9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杨氏曰:“惟仁者能好恶人。众好恶之而不察,则或蔽于私矣。” 讨论: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中西方许多哲人似乎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们宁愿相信大众乃是一批意识层次低下的人,海德格尔更是明确界定了“ones”与“the one”之间的区别。 1.你认为何为大众?应如何对待大众的好恶? 2.似与王国维词《浣溪沙· 山寺》合读,谈谈你的感受。《浣溪沙· 山寺》:“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卫灵公第十五·10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子曰:“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 讨论:“人能弘道”,指出人既有弘道的能力,更有弘道的使命。在人与道之间,孔子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亦即通过人的主体性领悟而将“道”的客观性与遍在性转换为主体性与特异性,从而使道得以自觉呈现,此即海德格尔所谓“人乃道之守护者”之意。谈谈你是如何对道作主体体验的? 卫灵公第十五·11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惟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 讨论: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谓“君子不二过”。故夫子对犯错者是宽容的,而对待错误本身又是严格的。结合你的经历,谈谈怎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补充-带通信号采样 信息工程学院数字信号课件.ppt
- 表情丰富的脸1 苏教版国标美术教案五年级上.doc
- 表现手法2.ppt
- 表面化学5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ppt
- 表面化学Chemical Adsorption ( Chemisorption ).ppt
- 表里双解剂 方剂学ppt(广州中医药大学).ppt
- 表面化学Adsoption site and geometry.ppt
- 表面化学Liquid-gas and liquid-liquid interfaces2.ppt
- 表面化学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 LEED ).ppt
- 血型与气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