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度四川电信员工压力调查报告
PAGE
PAGE 2
2006年度参评政研成果
2006年度四川电信员工压力调查报告
(全文)
2006年12月中旬起,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牵头,对全省电信员工进行了本年度的“员工压力网上调查”,在宜宾、乐山、泸州、德阳、凉山等5个电信分公司组织开展了深度访谈。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总体情况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电信员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压力的来源和程度;释放压力的方式和途径。
(一)电信员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压力的来源和程度
1.员工的基本情况
2.员工生产、生活和思想压力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员工对待工作吸引力、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要求、岗位竞争程度、绩效考核、企业内部沟通等的态度)
3.员工生产、生活和思想压力的程度
4.员工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员工释放压力的方式和途径
1.目前员工释放压力的主要途径
2.员工还需哪些方式来释放压力
二、 调查说明
(一)调查对象
全省各级电信员工(省、市、县公司,信产公司、长传、机动、黄页公司等直属单位,含劳务派遣制员工,但不含实业员工)。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的问卷调查(定量为主)和深度访谈(定性为主)两种方法。
(三)调查样本量
问卷调查采用网上调查方式进行,共有9280人,占全省电信员工总数的40%。网上还收到4662条有效员工留言,占被调查员工总数的50%。(注:泸州市分公司于2006年四季度在该本地网范围内自行组织过一次全员参与的员工压力调查,调查题目与本次调查有诸多相近之处,因此本次全省网上问卷调查过程中,未对泸州分公司作要求。)
组织深度访谈的单位包括:2006年收入任务完成较好的乐山、泸州等分公司,收入完成情况中等的凉山分公司,以及当年完成任务较为艰难的宜宾、德阳分公司。在访谈中,注意覆盖了不同的性别、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岗位类别、行政职务的现业及郊县员工。共有144名员工参加了访谈。
问卷调查员工的基本信息如下:
表1 被调查员工分布图
年龄
文化程度
岗位
25岁以下
25~35岁
35~45岁
45~55岁
55岁以上
高中(中专)或以下
大专
大学本科
研究生
博士
生产一线员工
一般管理员
中层干部
高层管理者
人数
1304
4260
3053
640
27
1930
4664
2587
98
5
5547
2690
983
64
比例
14.1%
45.9%
32.9%
6.9%
0.3%
20.8%
50.3%
27.9%
1.1%
0.1%
59.8%
29%
10.6%
0.7%
合计
9280人
9280人
9280人
工作单位
部门类别
市州分公司
县分公司
省公司本部
信产公司
长传局
机动局
黄页公司
前端
后端
综合管控
人数
4931
3279
107
197
680
87
3
4713
3277
1294
比例
53.1%
35.3%
1.2%
2.1%
7.3%
0.9%
0.03%
50.8%
35.3%
13.9%
合计
9280人
9280人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所抽样调查的对象结构与整个四川电信的现状基本吻合,问卷调查结果能基本反映出四川电信全体员工压力的状况。
(四)调查实施
问卷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辅以个别开放式问题,同时配合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度访谈主要为开放式问题,5个调查单位组织了共144人的深度访谈(其中,德阳17人、宜宾20人、乐山10人、凉山31人、泸州66人),均考虑到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类别、现业郊县的比例。
三、调查基本结果
总体来看,与2004年末进行的员工压力调查相比,员工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大”和“非常大”的选择比例达到了66%,比两年前的调查上升了5个百分点。排名第一的选项是“压力大,但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图1:员工对当前压力状况的总体评价
与此同时,员工虽然普遍感到压力较大,但对于市场竞争、企业改革、管理等引发压力的因素的认识比较客观,大多数认为这是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必然,员工们也能以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员工的精神面貌比较好,认为大多数员工的精神面貌“很好”和“一般”的,占被调查员工总数的83.9%;有84.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整体感觉是充满挑战、令人满意和富有意义。特别是年龄层次在20-35岁的青年员工,在遇到压力、困难时,都主动从自身找原因,努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去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不同员工群体对压力感知的角度看,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员工,对自己所面临的压力程度感觉比较接近,只是已婚有子女的员工,特别是女员工,除来自工作的压力外,来自生活的压力也较大(主要涉及子女教育、家庭关系等)。而不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