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内分泌系统课件
2003-11-13 第1张 内分泌系统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①嗜铬细胞;②垂体门脉系统; 二、腺垂体远侧部有哪些腺细胞? 分别产生哪些激素? 三、叙述脑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四、观察切片: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内 分 泌 系 统 Endocrine System 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结构——胰岛、黄体等 内分泌器官(腺) 1 脑垂体 2 甲状腺 3 甲状旁腺 4 肾上腺 5 松果体 (二)功能 1 远距分泌: 激素→血液→特定细胞(靶细胞 target cell) →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2 旁分泌:激素→邻近细胞(靶细胞) 3 自分泌:激素→分泌细胞自身(靶细胞) (三)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腺细胞排列呈团状、索状或围成滤泡状; 无导管,但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分泌物称激素,激素量少、作用大。 (三)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四)内分泌腺细胞的分类 二、垂体 (pituitary or hypophysis) (一)垂体的发生和组成 (二)腺垂体的结构 1 嫌色细胞:量多,50%, 细胞分界不清, 胞质色浅, 功能不清。 2 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 嗜酸性细胞 (acidophil) (40%) 嗜碱性细胞 (basophil) (10%) 嗜酸性细胞: 根据电镜结构或功能的不同又分为: a.生长激素细胞: 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促进生长发育。 b.催乳激素细胞: ②催乳激素(prolactin,PRL): 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根据电镜结构或功能的不同亦可分为: a.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分泌 ③促甲状腺激素(TSH)。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分泌 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c.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两种激素: ⑤卵泡刺激素(FSH)。 ⑥黄体生成素(LH)。 1 定义、组成: 垂体上A.→在漏斗处分支为 ①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在结节部汇为数条 ②垂体门微静脉→到远侧部再次分支为 ③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①、②、③ 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2 功能:是下丘脑调节腺垂体的结构基础。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的弓状核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两类激素:释放激素 (RH) 有 6种 释放抑制激素 (RIH) 有 3种 →沿其轴突输送,→至神经垂体漏斗, 从末梢释放→进入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经垂体门微静脉→到达第二级毛细血管 网→作用于远侧部的嗜酸、嗜碱性细胞, 从而调节嗜酸、嗜碱性细胞的分泌功能(分泌相应激素增多或减少)。 下丘脑前区有两个神经核: 1 视上核 2 室旁核 a. 两核的神经元的轴突聚集为无髓神经 纤维束,经过漏斗终止于神经部,构 成下丘脑-神经垂体束;参与构成神经 垂体, 故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是一个结构上的整体。 b.两核的神经元分泌: 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两激素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输送, 在神经部经其末梢释放入血窦。 故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是一个功能上的整体。 总之: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在结构与功能上是一个整体。 三、甲状腺 (thyroid) 三、肾上腺(adrenal gland)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附:1.抗利尿激素(ADH): 促进肾的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 收水,使尿液浓缩、减少。 2.催产素: 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分娩; 促进乳汁分泌。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一)被膜 (二)实质 甲状腺滤泡(thyroid follicle) 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 1 滤泡腔:含嗜酸性胶质 2 滤泡壁:滤泡上皮细胞,单立上皮。 3 功 能:分泌甲状腺素(T3、T4),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