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功剜明月染春水 轻旋薄冰盛绿云.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剜明月染春水 轻旋薄冰盛绿云   史书唤不醒眼睛的记忆,1300℃的炉火却为我们铭记了时光的隽永。   它温润如玉,明净胜冰,它穿越千年,散发着澄静的柔光。它,就是中国传统瓷器的杰出代表――青瓷。   青瓷之美,在其形;青瓷之韵,在其色。青瓷独有的单纯和谐,雍容大气,不知引得多少文人雅士留下名词佳句。而龙泉窑青瓷,又是众多青瓷种类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   龙泉窑址位于浙江西南地区,那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丰富的天然资源为青瓷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通达的水路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在两宋和元代兴盛,明代中晚期及清代以后渐趋衰落,经历了约160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我国制瓷史上发展时间最长的一个窑系。   三国两晋时期,龙泉的百姓在吸收越窑和欧窑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开始烧制青瓷。这个时期的龙泉青瓷,制作上还比较粗糙,瓷窑的规模也不大。到了五代和北宋时期,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向中原君主称臣示好,每年上供大量“秘色瓷”。庞大的生产数量让当时的越州窑场不堪重负,龙泉窑便因担此重任而获得了发展的契机。龙泉窑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   北宋的龙泉青瓷在形、色上均有了发展。青瓷讲求浑然圆润,造型多用弧度较小的线条,而尽力避免锐利的转折,装饰性附件更是少见,整体显得典雅雍容。色彩上则注重单纯和谐,偶有装饰,也常为同色的刻花、划花、印花等。这样的造型和用色习惯,形成了两宋时期青瓷艺术典雅清隽的风格。这个时期的青瓷虽然制作精良,但绝不夸饰炫耀,而是执著地追求含蓄古雅、浑然天成。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蕴及文化精髓所在。   南宋的北疆兵荒马乱,而龙泉窑却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随着北宋的覆灭,北方的几大名窑均遭到战争的破坏。迁都杭州以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北方的制瓷技术也随之传到了南方。因为越窑的衰落,龙泉窑便承担了为宫廷提供瓷器的重任。就这样,偏安江南的龙泉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融合南北技艺之长,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一座高峰。   南宋受文人价值观的影响,青瓷烧制突出了对“青”的追求。为了解决呈色问题,龙泉窑将厚胎薄釉改成了薄胎厚釉,经过反复上釉、素烧,使釉层颜色渐深,釉面光泽柔和,青瓷呈色的高峰――粉青和梅子青――正是在这一时期烧制成功。因为南宋统治者鼓励对外贸易,龙泉青瓷凭借海运的便利,行销世界各地。独创的粉青和梅子青瓷器,一时声名远扬。一件件碧玉般的青瓷美器,仿佛浸润着澄澈的湖光水色,宁静恬然,守拙于胸,在我国瓷器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元代的统治者选择了以中原汉人为师,又不允许被汉文化同化,于是在这些蒙古骑兵的影响下,龙泉窑烧制出了带有八思巴文的青瓷。到了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青瓷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时的青瓷胎骨再次变厚,釉层减薄,釉色青中泛黄,制造较为粗糙。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使得海外贸易发展,促进了膏瓷的生产。而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作坊纷纷倒闭。到了清朝,龙泉窑场所剩无几,晚清甚至一度停烧。盛逾千年的龙泉青瓷之花几近凋零。   然而,似乎被历史湮没的青瓷窑,却跨过时光横亘的重重阻碍,在新的时代重获生机。建国以后,响应领导人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浙江省政府组织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恢复,为濒临失传的青瓷制作工艺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在此背景下,青瓷的发祥地龙泉,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工艺大师,龙泉青瓷泰斗徐朝兴便是其中之一。徐朝兴幼年即拜青瓷老艺人李怀德为师学艺,50年来勤耕不辍。他是青瓷界在全国历届陶瓷作品评比中获奖最多的陶瓷大师,作品多次被指定为国家级礼品,并被中南海紫光阁及人民大会堂作为国宝收藏和陈列。   另一位龙泉青瓷名家毛正聪大师,也以50多年的陶艺生涯与青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曾有人评价毛正聪用他的一头银发换来了龙泉青瓷的“千峰翠色”。在紫光阁总理接见厅正上方陈设的两件龙泉青瓷精品,设计者正是毛正聪。毛大师的作品经常应邀在海内外展览,并拥有了众多的收藏者。   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和弟窑两种,其中“冰裂纹”在哥窑瓷片纹饰中排名首位,然而其制作工艺已失传了千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通过30余年对青瓷胎、釉水配方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哥窑精品釉、点彩流动釉,天目金滴釉,珍珠艺术釉等多种胎釉,又经过整整五年的苦心研制,于2001年4月将哥窑珍品“冰裂纹”重现于世。   而夏侯文、张绍斌、毛松林、陈坛根、卢伟孙等工艺大师,也将龙泉青瓷带入了一个新境界。他们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创作的青瓷作品在品质、工艺、造型等方面都可以同古代青瓷媲美,并使龙泉青瓷由生活用品跃升艺术品,在新千年继续演绎不朽的传奇。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传承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