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液实验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实验ppt课件

背景知识 见《生理学》教材第三章P58-74页 血小板生理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血型 输血原则 目的 原理 动物 药品 器材 方法与步骤 注意事项 结果与分析 Rh血型的临床意义 输血溶血 新生儿溶血 血液实验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与2号试管凝血时间对比 2号试管与3号试管凝血时间对比 1号试管与2号试管凝血时间对比 3号试管与4号试管凝血时间对比 血型的鉴定原理 含B抗原的红细胞 + 抗B抗体 红细胞 凝集反应 抗B 输血原则 1、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前提. 2、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的主侧:供血者红细胞+受血者血清 交叉配血的次侧: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 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紧急情况少量缓慢输血,密切 观察,如有输血反应,立即停止 不凝集 [对象] 人 [药品] 抗A抗体和抗B抗体,生理盐水 [器材] 采血针、凹玻片、75%酒精棉球 显微镜 1.取双凹片一块,用蜡笔在两端分别写上A、B字 样,在两侧凹内分别滴一滴抗A抗体和抗B抗体。 2.用镊子夹取75%酒精棉球,消毒指端或耳垂及采 血针,用采血针采一滴血,用玻片一角刮取少 许血液在抗A抗体中摇匀,在再用玻片另一角刮 取少许在抗B抗体中摇匀。 3.将玻片轻轻转动数次,使血液血清充分混合, 放置10~15min后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若肉 眼不能判断是否凝集,应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鉴定结果。 [方法与步骤] 表7-2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观察 血液凝固时间(s) 0.2 0.2 0.2 CaCl2 (ml) 0.2 ------ ------ 肺组织浸液(ml) ------ 0.2 0.2 生理盐水(ml) 0.2 0.2 ------ 少血小板血浆(ml) ------ ------ 0.2 富血小板血浆 (ml) 3号试管 2号试管 1号试管 *比较血液凝固的时间(1与2比,2与3比),分析产生差别原因 现象:( )号试管快于( )号试管 原因: 结论:血小板( )血液凝固 现象:( )号试管快于( )号试管 原因: 结论: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 3滴 1ml ⑴试管内加棉花 3滴 1ml ⑶试管置37℃水浴 3滴 1ml ⑺对照管 1ml 1ml 1ml 1ml 加抗凝血 3滴 ⑹加草酸钾0.2ml 3滴 ⑸加肝素0.2ml 3滴 ⑷试管置冰浴 温度 3滴 ⑵试管内涂石蜡油 粗糙面 凝血时间 加CaCl2 实验条件 表7-4 影响血凝的理化因素 现象:( )号试管快于( )号试管 原因: 结论:接触面越( )血液凝固越( ) * 血液系统 * 实验一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二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实验三 ABO血型的鉴定 目的 原理 动物 药品 [目的]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影响血液凝固的理化因素 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 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血凝。 可溶性 纤维蛋白原 不可溶性 纤维蛋白多聚体 本质: [相关知识] 2、凝血酶形成 二、血液凝固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3、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 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多聚体 ⅩⅢ ⅩⅢa Ca2+ Ca2+ 凝血酶形成 Ⅱa Ⅱ Ⅹ 外源性凝血 组织损伤释放 Ⅲ Ca2+ Ⅲ Ⅶa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Ⅹ Ⅹa Ⅴa Ⅸ Ⅸa Ⅻ Ⅻa 内源性凝血 激肽释放酶 前激肽释放酶 Ⅺ Ⅺa PL Ⅷa Ca2+ PL Ca2+ 接触异物 接触异物 Ca2+ Ca2+通过与FII、FVII、FIX、FX结合并使其发生变构,暴露出与磷脂结合的部位来参与凝血。因此Ca2+在血凝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Ca2+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1)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2)血小板质膜表面结合有许多凝血因子(FI、FV、FXI、FXIII),并使这些因子的相继激活; (3)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的内容物(纤维蛋白原),可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固凝块。 四、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