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4

蜀 道 难 一、文言基础专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折:倒流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 D.畏途巉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解析:选B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2.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险也若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气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所守或匪亲 所守:“所”字结构,防守的人 解析:选A 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地崩山摧壮士死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问君西游何时还 解析:选C C项,“转”和例句中的“凋”用法一样,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的“摧”和B项的“绕”都是一般用法。D项,“西”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飞湍瀑流争喧豗 解析:选A “匪”通“非”。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 (3)        ,一夫当关,      。 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3)剑阁峥嵘而崔嵬 万夫莫开 二、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①,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②。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 ①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蚕丛,是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王。②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都江堰内江。蜀城: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6.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写法上的不同。 答: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只是平静地叙述,宛如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恳切,“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蜀道难》首句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是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7.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句子是哪两句?试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行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似腾云驾雾。“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妙,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注] 一水:亦作“二水”。 8.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对人世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9.“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民。 三、语言表达专练 10.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