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魏风骨笔底参
王雪樵,名光荫,字雪樵,号一苇居士、雪山樵夫、幕陶馆主、寒鸦等。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陕西神木,1915年肄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曾任督陕李根源先生秘书、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府谷麻地沟县丞等职。1924年隐居家乡,1939年病逝,年46岁。先生幼而好学,资慧颖达,蒙学之余,雅爱翰墨,12岁即题额家乡凯歌楼。为探求书法艺术崇高境界,遍游太原、北京、五台、南京、杭州、西安等地,浸淫秦汉魏六朝碑碣近30年。1926年,为庆祝西安解围,应于右任先生之邀,先生参加了“陕西游艺大会”,为大会题写了“游艺大会”四字会额,受到冯玉祥将军、于右任先生及200余名流之赞赏。1936年,负笈北平笔会,先生书法被评为北方第六。经过这两次书法盛会,先生以著名书法家取誉于墨林,名驰塞北。雪樵先生擅长多体,尤工于魏隶,自成“魏隶参合”体。 家。
浏览中国历代书法遗迹,我常常被妙笔惊人却又没有留姓名的书法家的作品所震惊,又常常为这些书法家没有留下姓名深感遗憾。千秋历史,埋没了多少英才啊!
去年,陕西省方志办的一位朋友让我看了王雪樵先生遗墨复制本,笔酣墨厚的书法作品使我想了很多。我最强烈的愿望是不能埋没了这样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不要再给后人留下遗憾,乃作此文。
王雪樵先生长在陕北。土厚水深的地理环境,艰苦简单的生活,淳厚勤劳质朴坚毅的民风,滋育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黄河之子。他勤奋好学,聪颖善悟,为一代学者、诗人、书法家。他胸有经世之才,常存报国之心,然生不逢时,从政不达,退隐故乡,郁郁寡欢,英年早逝,可为浩叹!
然而王雪樵先生却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他的笔势流动、劲挺峭拔的小篆,由清人上追汉篆,风骨不俗;他的大篆得石鼓文浑厚遒劲之意;他曾临过《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礼器碑》《衡方碑》《泰山金刚经》等汉魏碑石。这些遗墨,既见其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又能看出他对传统篆隶笔法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能感觉到他在临书中所表现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隶书联“尧典统虞书,武祠搜汉画”“得志当为天下士,问心终愧世间人”“要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文有别才兰在野,诗随兴就月流天”以及中堂《与临川》《与紫垣书陶诗》等,都是深得汉隶笔势、字势、章法、气韵的佳作。特别是《重修古佛洞碑记》,诉诸金石之后,即置之《华山》《史晨》之间亦毫无逊色;他的榜书“树德务滋”体势外满、正方,巧中见拙,有《郑文公》遗意;他的对联“寒苇犹相拂,潜鱼莫浪惊”“林间煮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但见罗友送人作郡,常随祖生先我着鞭”等却是魏碑方笔书法的佳作,而其体势取纵势,拙中见巧处却是自家面目;他的楷书对联“背窗栖鸟影,灭烛听松风”既有魏碑笔意,又有虞世南风韵;他的对联“学苏韩纵横文章,与燕赵豪杰交游”以及“与凌云四条屏”“朱子治家格言四条屏”等,则是继承“二王”传统掺以魏碑笔意的佳构,直可与董其昌、王梦楼、刘石庵、张船山诸大家作品相伯仲。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雪樵先生书法中深厚的传统和不断寻找自己面目的过程。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书法家都在不断寻找自己的书法语言,寻找自己的“心画”“心线”。王雪樵先生也是这样。他孜孜不倦,晨夕揣摩、临池染翰,在对汉魏碑石书法艺术的研讨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线。他以隶法、方笔入行草,以草法入隶、楷,形成了源于古人、异于古人的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拙朴、雄健、丰厚、生犷、含蓄、直率、力感特盛。清代包世臣、康有为倡导北碑,“尊魏卑唐”的艺术思想影响了整个晚清、民初书坛。在研习汉魏碑石以“法古为开新”的近代书法家中,王雪樵是很有成就的书家之一。他的草书“与殿卿四条屏”“与紫垣条幅”等作品,笔势得疾涩之要意,纵收得体,丰腴沉迟。“肥不露肉,瘦不露骨”,得意入趣处不让王鲁生。所存大量行楷书最能体现他的个性特点。在他的笔下,时而篆意,时而隶意,时而方笔,时而圆笔,时而笔连字连,时而笔断意连,中锋入纸,沉着痛快,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点画振动,妙趣横生。结字上,舒展似康南海,不稳似沈曾植,韵味似张船山、杨守敬、似隶、似楷、似行、似草,“似又不似”,是王先生所独具的心画轨迹。在笔法、结字、章法这三个书法要素中他抓住了笔法这一关键,综合运用各种笔法,以自己的审美理想加以取舍、融化、贯通,创作出了面目多样、风格统一的大量书法艺术作品,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增添了令人击节称叹的瑰宝。康南海先生论书有“异态新恣杂笔端”之句,我以为王雪樵先生正是这样,“汉魏风骨笔底参”。
像唐代“沤出心肝”的大诗人李贺一样,雪樵先生也是在正当中年,书法艺术正在初具自己面目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一颗北方天空耀眼的星辰殒落了。有幸的是陕北人民没有忘记他,在历经兵火离乱、天灾人祸之后,仍然珍藏着他的大量墨宝,使我们有幸能读到这些书法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衙.古民居.古戏台.doc
- 古窑房里的童心记忆.doc
- 古玉的市场解读和鉴藏技巧.doc
- 古玉飞天佩的饰用方式初探.doc
- 古玉器辨伪之我见.doc
- 古玉是怎样制成的.doc
- 古玉图书漫谈.doc
- 古玉中的战神与德牧.doc
- 古玉专家谈古玉收藏.doc
- 古筝教学中的几个重点.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