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中石门摩崖十三品纪念邮戳
农历丙子年(1996年)孟春,风和景明,笔者应时任汉中市邮电局局长兼集邮协会会长陈中钦之邀,专程赴汉中参观石门摩崖石刻,并为之设计一套纪念邮戳。
我与汉中市邮协陈志明秘书长一起,首先登门拜访了安康籍著名汉学家、汉中市博物馆原馆长郭荣章先生。郭老一生致力于石门摩崖刻石的保护与研究,著有《石门摩崖石刻》《石门汉魏十三品》《汉三颂》等巨著。年逾古稀的郭老和蔼可亲,他一边带领我们参观石门刻石,一边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横穿秦岭的褒斜栈道依谷越岭,把八百里秦川与汉中盆地连成一体,在距褒谷口7华里处,七盘山巍然耸立,倚天列戟,故自古就有“七盘蚁旋转,百折马行空”的咏叹。早在1900多年前,古人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在山下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穿山隧道――石门,使栈道穿行其中。自此,历代达官显贵、骚人墨客,行经石门内外,有感于山水之胜,常题刻以抒怀;加之数千年的古道和石门,屡经通塞,时人常勘石纪事,遂形成数以百计的摩崖刻石。这些石刻或记述栈道之兴废,或追怀倡修者之功德,或歌咏褒谷山川之秀美,纪事状景,异彩纷呈。而留存在山岩上的汉魏书法真迹则以它多姿的风采受到历代金石家和书法家的推崇,堪称国之珍宝,其中,尤以汉魏十三品出类拔萃,久负盛名。所谓“石门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的《石门颂》和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的《石门铭》为代表而言。1970年在修建石门水库时进行了抢救,现在这些珍贵刻石保存在汉中市博物馆内。
参观后,汉中市邮电局召开了有本市集邮、书画艺术、文物考古各界专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研讨会,确定以汉魏十三品摩崖刻石为主题,设计一组13枚以书法为主图的纪念邮戳。在郭老的配合下,选定了相关内容,决定再增加1枚石门栈道的风景邮戳。几经修改,我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并受到书法、艺术和集邮界朋友们的肯定。这样,中国第一套以书法作品为主图的纪念邮戳诞生了,并在1996年5月18日石门栈道景点修复开放时举行了首发式。这套纪念邮戳弘扬了中国书法艺术,宣传了汉中汉魏刻石文化。随后,汉中市邮政局还将13枚邮戳的内容制作成个性化邮票以及石门十三品邮资封发行全国。
这14枚邮戳,除1枚为栈道图案之外,其余戳图均系从《石门汉魏十三品》刻石中采撷下来的文字组成,现将具体来源介绍如下:
一、邮亭驿置:撷自摩崖《部君开通褒斜道》。东汉永平九年(60年)刻。原在石门洞南右侧山崖上,为记叙汉中太守部君修建道路、桥梁的绩碑。
二、开通:撷自摩崖《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原在石门洞内壁,高261厘米、宽250厘米,隶书27行,每行30字,上连一双行题额“故司隶校尉犍为扬君颂”10字。扬君名涣字孟文,四川犍为武阳人。曾多次奏请废弃子午道,修复褒斜道,至东汉延光四年(125年)得到朝廷批准,完成了修复工程,化险为夷,行旅称便。时过24年,至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开为“推序本源,喜君明知,美其仁贤”,刻石歌颂扬涣的功德,故称《石门颂》。
三、汉中郡:撷自摩崖《李君表》。东汉永建元年(126年)刻。原在石门北口右侧摩崖上,是因李寓修复褒斜道有功,去后,大家怀念而刻石记叙之。
四、石虎:源自摩崖《石虎》,在石门下大河边有一方摩崖石刻,隶书“石虎”两大字,旁刻“郑子真书”四小字,传为郑子真垂钓处。
五、卞玉:撷自摩崖《扬淮表记》。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刻。原在石门洞内西壁,为表彰扬涣修复褒斜栈道之功德,泽及后裔之盛事,故名《扬准表记》。
六、石门:源自摩崖《石门》。原刻于石门洞内西壁北侧。据《陕西通志》载,“此二字各方二尺”隶书,浑朴沉雄,无书者姓名。相传永平四年石门凿通。
七、玉盆:源自《玉盆摩崖》,原刻在石门南约三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石中凹似盆,色自如玉,故名“白玉盆”。旁书“玉盆”2字。
八、衮雪:源自摩崖《衮雪》。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河水中一巨石上。右行横刻隶书“衮雪”两大字,字径45厘米;左侧竖刻隶书“魏王”两小字。传为三国曹操过此触景而书。
九、荡寇将军:撷自《李苞通阁道》摩崖题名。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刻。隶书两行。
十、大禹:撷自摩崖《石门铭》。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原在石门洞门东壁,乃歌颂修复褒斜栈道功德的铭文,其书法为北魏碑中之精品,备受推崇。
十一、栈道:撷自摩崖《部君碑释文》。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南郑县令晏袤即将这方汉代摩崖初次发现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的文字内容加以注释,另刻了这方摩崖于原刻之下,故称为《部君碑释文》摩崖。
十二、晏袤书,撷自摩崖《潘宗伯?韩仲元》,通阁道题名。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刻。原在石门洞南口外右侧崖际,隶书一行。
十三、山河堰: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玉中的战神与德牧.doc
- 古玉专家谈古玉收藏.doc
- 古筝教学中的几个重点.doc
- 古装电视剧与戏曲表演上的异同.doc
- 谷雨社的脚印.doc
- 股市走“熊”后,艺市怎样?.doc
-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doc
- 固守与创新――评《你在高原》.doc
- 故宫藏“大富千万”紫砂壶品鉴.doc
- 故宫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