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谐文化下的农民进城路
[摘要]《走西口》商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抓住了当下的热点话题――农民进城,并给予深刻的人文关怀,探讨出了“仁义礼智信”是农民进城的“通行证”和构建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城市、国内和国外和谐关系的“中国式智慧”。同时,《走西口》也存在对人性表现不足的缺陷。
[关键词]《走西口》;和谐文化;农民进城
200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走西口》平均收视率9.6%,创2002年以来新纪录。《走西口》为观众青睐的原因似乎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情节、灿烂的山西文化、传奇的晋商经历。但之前的《乔家大院》和《闯关东》也具备这些因素,并且在表现上述因素时比《走西口》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喜新厌旧”的文艺审美心理而言,《走西口》的收视率应该逊于《乔家大院》和《闯关东》,但它在收视率上不逊反强,说明上述因素只是它成功的表面原因。其实,通过对《走西口》的主题分析,我们会发现,《走西口》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抓住了当下的热点话题――农民进城。
一、风风雨雨进城路
《走西口》的主题之一是农民进城的道路艰辛又坎坷。为了将这一点展示给观众,编剧对主人公活动地点的安排煞费苦心,四个地点连起来对应农民进城的路线:祁县=农村,杀虎口=农村与城市交界点,包头=城市,恰克图=国际贸易中心。主人公田青依次循着上述地点进城并在城市立足,田青和他的同伴在这些地点发生的故事也告诉观众:进城途中是艰辛的,进城后的奋斗也充满血和泪。于是,我们看到:田青在杀虎口遭逢刘一刀为首的黑社会;刚踏入包头,就身陷囹圄;在包头生意刚刚起步,又被污为“盗墓贼”;生意做到恰克图,已经进行国际贸易了,又莫须有地被控为“勾结苏联”。
在表现进城农民悲惨遭遇的同时,《走西口》也展现了进城的欢欣,或亲人相聚,或恋人会面,或恶人天谴。但这种欢欣往往是苦涩的欢欣或短暂的欢欣,如田青携妻回归故里,但其时正是丹丹断肠时;田青会晤数年不见的翠翠,但随即翠翠身陷死牢;田青因翠翠已嫁而向豆花求婚,但翠翠正是为他而所托非人;吴玉昆离开包头,但又逢物价上涨;徐木匠答应与淑贞完婚,但完婚日等来的是徐木匠的骨灰。从故事编排而言,这些处理是为了使剧情波澜起伏、跌宕生姿,使观众饶有兴致地收看。但从农民进城的主题而言,却是告诉观众:进城的艰辛多于休闲、痛苦多于欢欣。
对于农民进城的艰辛和痛苦,《走西口》并不是冷眼旁观,而是给予深刻的同情。这一同情在剧中的表现之一是纯化主人公的进城目的。田青进城的目的是解决生活的艰辛,还赎母的500银元贷款,赎回被骗去的田家大院;王南瓜是为了寻回从未见面的父亲,以慰母亲在家苦等的寂寞的心;梁满囤只想让父亲、母亲和丹丹有饭吃。这些目的或为生存、或为人伦,无一不正当、朴素、纯真。目的的纯正与进城途中和进城后的非人遭遇形成强烈反差,《走西口》对农民进城的同情也就昭然纸上。之二是展现主人公和同伴进城的悲惨遭遇或结局。田青三次入狱;王南瓜寻见父亲,父亲却出离红尘;大个子像骆驼那样憨厚、忠诚,却命丧匪手;即使是丧了良心的梁满囤,编剧也让他最后良心发现,为救田青而殒身不恤。之三是讲述主人公背后女人的悲惨故事,在剧中,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丹丹和翠翠的故事上。丹丹一手抱大梁满囤,等呀盼呀,盼来的是进了包头的梁满囤的一纸休书,但丹丹依旧痴心不改,为薄情郎祝福,最终在土窑洞中寂寞地死去;翠翠在田青走后,先遭夏三陷害,后又嫁给比自己大30多岁、嫉妒心极强的邹老板,最终为挡住射向田青的子弹,命丧父亲刘一刀之手。
开年大戏播出时,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走西口》讲述的虽然是清末民初的故事,但看着这些故事,观众想起曾经听过或亲身经历的车匪路霸和进城后的不公平对待,再加上《走西口》中百试不爽的情感戏,所以,虽隔百年,看着这些故事,观众怎能不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
二、仁、义、礼、智、信是进城的通行证
农民进城的“进”是容易的,但如何在城里生存或立足却是难题。《走西口》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并通过田青和同伴及父辈的故事得出自己的论点:只有“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五常兼备才可以在城里生存并扬名立万。
为了论证这一论点,编剧特意在《走西口》中安排了两类人物,第一类人物的作用是烘托主人公田青,包括王南瓜、龚文佩和大个子。王南瓜、龚文佩和大个子具备“仁爱、诚信”这些特征,但不够睿智、勇敢,只有“修身齐家”之志,所以进包头多年,王、龚经营的山西莜面馆还是以前的规模,大个子还是长年拉骆驼。通过这三个人的故事,《走西口》告诉观众:只拥有“仁爱和诚信”可以在城里生存,但不能出人头地。
第二类人物的作用是与田青形成对比,包括梁满囤、田耀祖和裘老板。梁满囤抛妻害师、坑友欺人,面对匪徒与权势,胆小怯懦。虽说依凭上门女婿的捷径在包头立足,但由于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