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鸿幅巨作,展现领袖风采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三幅轰动一时的油画佳作,分别是刘春华老师的《毛主席去安源》,陈衍宁老师的《毛泽东视察广东》以及李秀实老师的《万里长江横渡》。当时,这些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油画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经过半个世纪,我们发现,《毛主席去安源》在1995年10月嘉德秋拍上以605万元的成交价映入人们眼帘,《毛泽东视察广东农村》在2005年嘉德秋拍以1012万元再次向世人展示了那个年代特定作品的价值。那么,《万里长江横渡》呢,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记者去探访个究竟。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见到了这幅画的创作者李秀实老师,在李老师的引导下,终于见到了这幅仰慕已久的著名画作。《万里长江横渡》描述的是毛主席在70高龄时横渡长江的事迹,作品选择逆光中富于表现力的温暖的银灰色调,在平远深厚的天空中描画了几朵祥云,它和波涛汹涌的江河一起构成了一幅前程无限远大,朝气蓬勃的艺术格调;毛主席站在船头,举目远视辽阔的江面,安详的风度和伟大的气魄,表现得极为生动。他周围年轻人的形象以及整个画面的处理,都是成功的,整体画面表现出了雄伟的气魄。穿越大桥的火车和对岸的新城市对于表现祖国美好生活的感染力很强。《万里长江横渡》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是已经中国化了的油画,这个处理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据李老师介绍,《万里长江横渡》是他在1959年7月完成的油画作品(当时他是中央美术学院三年级学生)。1958年底,正值反右运动后的“大跃进”高潮,上面布置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界要进行献礼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全院教师及三年级以上同学全部停课,这是当时压倒一切的政治中心任务。他根据毛泽东的诗词选题《水调歌头》,于1959年初开始构思《万里长江横渡》的草图,随之两次去南京、武汉长江沿岸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并在7月底提前顺利地完成了创作任务。
《万里长江横渡》展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历年来青年师生作品中影响最广,反响最大的油画,除新华社发表图片专稿以外,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内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体育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解放军画报》《美术》《新体育》《北京文艺》等都对这幅作品作了介绍或刊发画稿,另外,在当时中国很少的对外刊物《苏中友好》《人民中国》等刊物全发通栏中心彩页。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也在1960年4月15日出版《美术家通讯》24期《关于1959年中国造型艺术事业发展概况》中将《万里长江横渡》这幅作品同当时我国美术界众多大师叶浅予、蒋兆和、傅抱石、关山月、于非?、董希文、艾中信、古元、黄永玉、刘开渠等的作品并列为当年的代表佳作。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的同学也来找李秀实老师,拟邀请他去谈创作经验……
一夜之间,李秀实老师突然变成了美术界的名人,但也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众矢之的。因在当时常的政治运动中,他是中央美术学院被重点批判的白专学生。所谓“白专”,简言之就是李秀实老师当时将钻研艺术放在了学习之首,这在今天看似普通的常理,但是50年代的中国,则是大逆不道的学生。在当时极左思潮的统治下,文艺界有句神圣不可侵犯的口号,谓只有:“又红又专才能出作品”。可是偏偏正挨批判的白专学生李秀实画的《万里长江横渡》,竟然远远地超越了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众多所谓“红专”人士作品的社会影响,这还了得!为肃清李秀实的政治影响,为编造“红专”口号的所谓真理,于是在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红专辩论,双反交心”的政治运动中,在中央美术学院内到处贴满了对李秀实老师批判、攻击的大字报。为彻底肃清《万里长江横渡》对社会上的影响,又广泛吸收院外的美术界人士,在美院能容千余人的大礼堂,再次进行重点批判。并由各个系派出代表作典型发言,最终诬陷为“李秀实是在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主导下,为追求人体的低级趣味而画的《万里长江横渡》”。随之,在1960“全国美展”后,《万里长江横渡》被打入了另册,并迅及在社会上消失了。文化大革命中李秀实老师去黄永玉先生家,黄先生感慨地对他说:“你画毛主席竟然挨批……”回首往事已40余载矣!
优秀的作品是不会被湮没的,《毛主席去安源》《毛泽东视察广东》已经浮出人们的视线,同时代另外一幅伟大的作品《万里长江横渡》也渐渐被人们从记忆中唤起,历次政治运动中对李老师的批判也绝不能影响到这幅作品所附有的深远意义,反而更增强了这幅画作的历史价值。
李秀实老师简介:
国家一级美术师
1934年2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
1954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分配到锦州第二初中任美术教员;
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实行工作室制,入董希文工作室(第三工作室);
1359年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