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牡丹独领风骚清代写实牡丹纹青花.docVIP

犄角牡丹独领风骚清代写实牡丹纹青花.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犄角牡丹独领风骚清代写实牡丹纹青花   清王朝于1644年统一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瓷业废除“匠籍”制等在内的积极有利于民生的措施。景德镇实行“官搭民烧”,使官窑、民窑烧制技术得以全面提高,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此时牡丹纹饰青花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不仅保存了前朝的风貌,同时又有本朝的创造,产生了牡丹纹饰创新与复古不同形式兼容并存的局面。三朝盛世的出现,顺治年间产生的创新的写实牡丹图纹具有重大影响。   顺治时期的青花,出现了富有独创意义的青花牡丹图画面,所画牡丹写实性强,呈画面状展示。明末清初,长期战乱,社会生活很不稳定,并灾及中国瓷业的发展。顺治十二年(1656),清政府实施禁海令,使中国瓷器的出口受困,中国在世界瓷器生产贸易地位因此受到沉重打击,景德镇瓷器制造也因此面临危机,清叶梦珠《阅世编》: “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景德镇瓷产量锐减,却使一部分画工有了精心设计和绘制的时间,写实的画面牡丹图纹青花崭新样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代表作品有青花花鸟纹大盖罐等。   顺治青花花鸟纹大盖罐。此罐高47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20.4厘米。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肩下渐敛,平底。青花蓝中含灰,胎质坚细,釉质坚润。通体饰青花纹饰,除了颈部绘画倒垂变体莲瓣纹,颈肩部交接处绘有双弦纹之外,器盖、器身均绘写实的牡丹纹饰。器腹至器足绘牡丹雉鸡图,雉鸡长尾,立于湖石上,昴首作呜叫状。两侧绘画写实牡丹,花顶部的细密花瓣耸立,似动物的一对犄角。器盖绘折枝牡丹、竹子和月季纹。画面开张大气,画风写实逼真,笔法细腻生动,栩栩如生,充分发挥了青花工艺的塑造能力。   这种牡丹花的顶部密叠的花瓣,因似动物的一对犄角,于是人们称之为“犄角牡丹”。犄角牡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牡丹品种多样,其中有的品种花瓣达数百瓣,花瓣上密下疏,层次分明,下方花瓣宽大平展,而花蕊瓣化形成瓣群,稠密耸起,形似楼台,于是就有了楼子复瓣型和台阁复瓣型品类。 “犄角牡丹”正是在这类牡丹造型基础上演变而成的。顺治年间始创的“犄角牡丹”,至康熙时发展成经典样式并广为流行。   康熙早期,受海禁影响瓷器产业依然不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恢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清雍正九年《广东通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正月终于解除海禁: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设龙门协副总兵官。裁廉州镇改设游击,仍归高雷镇统辖。二月展开海禁,以海氛永靖,开复原额渔课并许各海口贸易。”同年九月初一,据清《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记载,皇帝再命令: “向令开海贸易,谓于粤闽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贸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开禁以后,景德镇瓷器生产很快得到恢复,至康熙二十七年,因官窑瓷器停烧,出口瓷器随之大幅度增长,并重新占领世界陶瓷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到了康熙后期青花发展已至辉煌阶段,此时的牡丹图纹青花选料、提炼的精细纯正,胎釉白度增加,把青花衬托得娇翠欲滴,分水渲染法的实施,突破了一色中不能分深浅的传统工艺,把青花瓷的烧制技术推向了顶点。   康熙牡丹纹瓷器全面发展,写实的牡丹更多地应用到缠枝纹之中,同时许多小型青花制造格外精美。如康熙青花缠枝牡丹纹印盒。印盒高7.3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0.3厘米。通体绘饰牡丹纹。盖面的纹饰分内外两层,里层的中央和左右上下,各排列蝴蝶一只,穿行于牡丹花问。盖的外层和盒的外壁是图案相似的牡丹纹饰,上下和谐统一。整个印盒,牡丹花的造型写实,有正、侧变化,共28朵。牡丹勾勒精细,渲染润和,瓣的里侧深,边沿淡,花心深,花蕊淡,富有层次。采取细勾留白的方法表现花蕊,显得精致而醒目。这是一件器物最小而牡丹纹饰最为密集的青花。   康熙写实牡丹纹青花还见大型罐类器物,纹饰表现手法多样,时出新意。如康熙青花牡丹狮子纹将军罐,高52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25.7厘米。1977年贵州省思南县合朋区瓦窑公社邓家堡出土,现藏贵州省博物馆。除颈部饰水波纹外,通体罐盖及罐身饰牡丹纹,牡丹花写实夸张,大小与狮子相等。为了使牡丹花凸现,写实描绘牡丹花和花叶与细巧灵秀的卷草状纹饰结合,这种处理手法与明代大花小叶的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熙时犄角牡丹造型极为夸张并广泛应用,将军罐上的云头状圈点牡丹纹更是一种当时流行的样式。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   军罐,高48.1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27厘米。197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医院工地出土,现藏干广西桂平市博物馆。此罐通体青花满饰,绘有两对凤凰穿缠枝牡丹纹。牡丹纹呈犄角,缠枝叶纹异化演变为云头状圈点纹。云头状圈点,即先用线条画成叠圈,然后在每一圈内绘圆点,如此重叠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