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忆的玻璃底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的玻璃底片    收录在《玻璃底片》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牛余和谦虚地说是他的“习作”。此前他写过诗歌、散文、评论,并结集为《耕石录》出版,但他说这些不是他心目中的文学创作,只是他文学梦的残片,面对它们,他的心中更多的是遗憾,收集起来是为曾经的梦留点痕迹。我想他是过于谦逊了。残片为他今后小说的创作做足了准备与积累倒是真的。梦的残片在执著的追求中复燃成薪火,便幻化出这本带着记忆影像的《玻璃底片》。   上世纪50年代,照相馆用的大都是“玻璃底片”。在玻璃片上涂一层薄薄的溴化银晶体,溴化银对光很敏感,当光线照射到溴化银晶体时,晶体表面的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就成了图像的黑点。再用硫代硫酸钠当作定影剂,把没有曝光的溴化银晶体溶解掉,一张成像的玻璃底片就“显”现了。“玻璃底片”这个老玩意儿与牛余和的文字所记录的年代刚好吻合,所以他把这部小说集命名为“玻璃底片”,不仅自然,而且充满象征色彩。   这几篇小说是按照创作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小说叙述方式的不同体验,相信读者会从中体悟出牛余和对小说创作的独到把握与追求。   《姚爷》讲述的是旧时代的命运,故事的时间跨度很长,但作者讲述得既干净利落又凄婉动人。在一个人们似乎淡忘了“讲故事”的文学年代,这个很耐读的故事倒真的像一张“玻璃底片”那样陈旧而富有魅力。《姚爷》典型地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以人物为结构主体,通过主人公姚爷一生的遭际,刻画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命轨迹。因为女主人公乔氏是个盲女,无法看到令他她心仪的姚爷,于是小说顺理成章地安排了一个道具“紫箫”。可以说,所有的戏剧性的东西,都融在了姚爷的荡气回肠的箫曲里了。在作品中使用好“道具”,是一个成熟写作者所必需的。箫声“写”尽了乔氏与姚爷凄艳哀婉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丰满了复杂的人物性格。被渲染的箫声既是姚爷对乔氏复杂情感的宣泄,也为小说最后围绕紫箫的深度扩展细致地做了铺垫。   从《姚爷》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近乎固执地信奉着最本质、最原始的道德与伦理,但作品演绎的朴素、自然、本分甚至说是美丽的人类情感,既不强加于这样的道德与伦理,又不囫囵吞枣式地被这些伦理与道德所吸收,惟其如此,小说在质地上才洋溢着自然健康的生命底色。小说通篇涉及了“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信仰”的问题,姚爷与乔氏的情感是不能从伦理与道德的视角来纠缠的。尚爷对姚哥的饶恕和宽容,这是小说所关注的人性的核心,姚哥对尚爷的报恩,也表现了姚爷对恩德的基本阐述。由此,作品的人物鲜活起来,作品的思想深刻起来,我们在作品带给我们的刺痛中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美感,一个血肉丰满的姚爷在这里站住了。   《黑雪》写的是一个以“文革”为背景的小故事,因为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叙述描写中弥散的文字天赋,写出了生命在特定生存处境中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忽缓忽急的故事节奏制造的强烈的“在场”气氛,使小说中人物的紧张气息深入到了读者的呼吸,小故事产生了巨大的悲剧冲击力。面对小说主人公少年何祥承受的突如其来的毁灭性的重创与打击,一个善恶美丑互相混杂的世界绘声绘色地上演在读者面前。   《黑雪》故事的核心,是特定时代特殊环境下的人性缺失。这种“特定”类似于那个年代被用做底片的玻璃,将自己美好的影像珍藏其中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作为“付出”的回报,就是时至今日我们还把这早已落伍的玻璃底片保留着,还有把里面的影像冲洗出来品味一下的心境,这块过时的玻璃真真切切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一些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想这也是作者将书取名为《玻璃底片》的用意之一吧。   牛余和的小说总是聚焦平凡庸常的人生,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即使像《黑雪》这类的故事,面对的是重大的历史背景,他也是从日常人生的视角来审视与建构的。“人间烟火气”,是牛余和所擅长与执著表达的故事的源泉。   这几篇小说的调子都流露着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郁和感伤,即便是那些应该洋溢喜气的时刻。《姚爷》中姚爷与乔氏一同赏月,美妙的月色与乔氏的美丽融为一体,然而读者感受到的却是某种压抑;《黑雪》通篇都是围绕着过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展开的,只是人们丝毫感受不到年节的气氛;《远山》中那随时扑来的风雪使大哥赴欧留学前的婚礼弥漫着母亲病危的伤痛。这些都使作品笼罩了一份沉重,但这份沉重的背后,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生活的警醒与热爱,也散发着丝丝的温情。   我以为《玻璃底片》的象征意义还有其更深广的外延。记忆是埋在生命深层的矿藏,是一个人生活之途的一种慰藉。玻璃透明,易碎,但通体透射出明净的坚硬,愿我们珍惜热爱生命的美好,并把这美好影像珍藏在这坚硬的底片里。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