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中合理创设历史情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历史教学中合理创设历史情境   摘要:依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有必要着重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本文主要介绍从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合理创设历史情境。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087-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由不知到已知、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转变。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人与教材内容相应的特定历史氛围中,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形成一种心理环境,进而产生移情效应,获得其它情况下无法得到的情感和历史感,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诠释历史,这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体现。依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有必要着重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但是,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所以如何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      一、语言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说明语言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教师对秦始皇的刻画:“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短短几句话,把秦始皇的形象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如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这一课,引用毛泽东的妙语:“根据地这于红军,就向屁股对人一样重要”。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单纯在游击作战。也需要象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如讲火烧圆明园这一课时,使用控诉性的文字和悲愤的语调: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三夜,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就不散――。中国人感到无比的悲愤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的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学生深刻地感受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屈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二、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一)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直观   课堂上能恰如其份地运用有关图片、实物、模型、诗词、歌曲等,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时,让学生重温《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通过认真观察,学生不难发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法工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带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英法开始了殖民掠夺.通过引导,学生不仅了解了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联系,而且为后面的内容“殖民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埋下了伏笔。比如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唐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的认识。在讲“九一八”事变之前,播放《松花江上》;结束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和高涨时,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七七事变后播放《怒吼吧黄河》,以此来升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家卫国的主题。这些歌曲资料在撼动人心、渲染气氛,再现历史情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   历史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传递大信息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由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过去性:即历史是记载过去的人和事,是记录人类己过去的实践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