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水墨精神与岩彩画融合的语言形态
现代绘画走过了一个世纪,流派纷繁众多,风格各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觉醒了近代中国绘画,正如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说:唐画如曲,宋画如酒,元画如醇,元以后之绘画如酒之加水,近代绘画如水无酒,淡而无味。可见“文人水墨画”走过了它盛极而衰的时期。而中国重彩画实现了“文人水墨画”无法达到的视觉高度,弥补了水墨画在视觉语言传达的不足,它强调色、线、墨、肌理的相互交织,实现了与“水墨、色彩”交相辉映的局面。将水墨精神与岩彩画的语言形态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使中国的岩彩画迸发出新的光芒。
一、重彩画呼唤水墨精神
从“水晕墨章,兴我唐代”,中国画的风景线仿佛被一片黑白的滤镜隐去了俗世的光怪陆离,却以一种极单纯的色彩显现出自然与生命的绮丽景象。水墨,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画家认为是最有意义的形式篇章。
从中国画家不太习惯于客观冷静地直观自然的色光形质,写景更多地是出于抒情表意,所谓“寄兴于笔墨”。通过对山水花鸟自然万物的颂咏,体现人心与自然之间的缠绵,并由此来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意义。因此,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写景”――或者说“造境”的精神需求远胜于视觉上的需求,它与西方绘画忠实地执着于客观景象的描摹不同,而是要突破这种客观景象的存在来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空白”和“水墨”被认为是最为单纯的形式,突破了形质色的拘限,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之中成就了一种富于诗意的融合。
另一方面,用笔作为传统中国画技法的核心,同样浸漫着精神性的内容。笔下的线(包括点、面)在勾划形象之外,其本身的浓淡干湿润燥曲直构成的笔墨形态被赋于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蕴涵。画家的灵性、情感、精神大都可以通过这些种种形态各异而色彩单纯的水墨用笔读解体悟。虽然用笔和水墨是技法和材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践中笔法和墨法却总是难以割离的一对双胞胎。尽管这些对形、笔、色的认识所建立的以笔墨为中心的审美价值体系产生于中国千百年来文化认同趋一的背景,实践于具有相近的精神追求与人生形式的文人阶层,而别无选择的工具材料及其特定的表现方式亦始终伴随着中国画昔日的辉煌。
当我们重新回望传统,中国画的风景线亦非一片黑白。重彩画的出现,早在水墨画之前。只是水墨的勃兴,使重彩长期受到冷落甚至被认为是“艳俗”、“非工即匠”而处于水墨的对立状态。
与水墨画相比,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在形与色的表现上更接近于写实。其观察方法的客观理性、表现方法的精微细致、面面效果的雍容华贵都体现出了这一样式更注重于视觉需求的写实特性。但这种写实仍于西方绘画中客观地分析表现对象的写实观念有所不同。西方的写实绘画着眼于景物形、质、色乃至光影、环境、空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而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写实在对景物本身进行细致入微的刻划同时更注重其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如山水的自然情境、花鸟的生命意蕴等等,即所谓“以形写神”。在这里,对“形”的关注既有对客观自然生动之形的感悟,也有对主观理想完美之形的建塑。从这一点上来理解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写实特性,它与水墨精神是相一致的。当然,如果一味追求形的客观精确甚至意欲以体现西方写实绘画的视觉需求为能事,那就把它推向了传统精神的对立。这也是现代工笔重彩画在创作实践中的误区之一。与传统水墨画笔笔生发、一气呵成的创作过程不同,由于工笔重彩画的线条表现力被大为弱化,体现用笔的勾勒矾染的过程显得十分理性。这种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笔重彩画陷入一个制作程序化的陷阱之中,也导致了个性与激情的缺失。这或许是工笔重彩画创作实践中的另一个误区。另外,线的弱化也使色彩这一在水墨画中被极力淡出的角色走到了前台。然而在广为借鉴吸纳传统的金碧青绿与民间的姹紫嫣红以及西方的色彩语汇的同时,也常常因为其所具有的大众化品格被滥用以致走向装饰化和具象化的通俗。而这种通俗往往也是以缺失心性情意为代价的。
因此,在现代工笔重彩画中呼唤水墨精神,不仅只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家的一种民族的、传统的情结,也是我们在绘画的实践中从关注形式走向关注内心的必然。而在创作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从形、笔、色这些绘画的基本因素切入并追寻与实现这一命题。
二、水墨画与岩彩画线条、色彩的迥异
线条与色彩在绘画上本应是不相冲突,且相辅相成不可缺的两个要素。线条的表现方法是构成中国画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从早期的帛画、汉代画像砖,到魏晋谢赫的“骨法用笔”,以至唐代后的水墨画,元、明、清文人画的兴盛,线条的观念在中国画中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被重视强调,同时也将线条表现的宽容度不断变化提升,进而取代面块的表现效果,达到巅峰的境界。
岩彩画的线在描写性格上强调了变化,将西洋科学、合理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融进画面,它较之传统中国画的用笔用线有着极大的改变。
色彩对于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