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童电影及其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童电影及其贡献   [摘 要] 王童作为台湾新电影时期重要导演之一,其地位却一直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重新审视王童的电影及其贡献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纵观王童电影创作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尝试期、成熟期和巅峰期三个阶段。王童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戏谑传统,发展了中国战后喜剧电影政治批判、讽刺与隐喻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把政治讽喻类型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王童电影;荒诞;戏谑;政治讽喻      王童是台湾新电影时期重要导演之一,“他将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中去观看,展现人性的细微层面,对于情感的描述则是委婉而质朴的,深具人文关照。”①他的电影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这使他成为当代台湾电影界能够兼顾艺术水准和商业价值的一位杰出导演。王童的电影创作过程不仅在人物题材和主题旨向上有较为明晰的界线,而且在艺术成就上也有质的变化,导演技能和艺术手法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纵观王童电影创作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尝试期、成熟期和巅峰期三个阶段。   尝试期――对“文革”历史的揭露控诉   这一阶段王童尝试从电影美工师的角色向电影导演角色转型,影片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显得稚嫩,在技术上也不够成熟,有明显的模仿痕迹。电影作品主要有《假如我是真的》《苦恋》等。影片《假如我是真的》和《苦恋》分别改编自内地作家沙叶新和白桦的伤痕文学,导演以揭露控诉的姿态描绘了“文革”历史图景下的人物悲剧命运,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控诉“文革”对知识分子的戕害。   沙叶新创作的戏剧《假如我是真的》在内地演出时,曾引发了巨大的风波,戏剧界为此进行了大争议和大讨论。王童采用此剧本拍摄的影片,呈现出极其阴暗的生活画面,他把共产党干部描写成一帮谋私利、搞特权之徒。编导在影片中把团长、局长、处长、首长的姓分别取为赵、钱、孙、李,其隐射含义不言而喻。影片为了追求讽刺的喜剧效果,不惜过分夸大共产党内部存在的不正之风的范围和过于丑化党员干部的形象,使得影片严重偏离了正确揭露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轨道,使得影片的批判意识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艺术水平难有突破。尽管该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显得较为粗糙,但王童初步执导即展露了他今后影片中一以贯之的幽默荒诞的叙事风格和揭露批判的观照态度。   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发表在1979年9月出版的《十月》第3期上,据此还改名为《太阳和人》摄制成电影,于1980年年底完成。王童导演的《苦恋》基本上照搬原剧本,采用倒叙的手法,回顾了凌晨光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一生的生活。影片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旧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在描写新中国特别是“文革”时期生活时则用了很少的篇幅,这导致对“文革”历史的反思缺乏深度,流于概念化。不仅如此,影片通过描写凌晨光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从而无形中形成强烈的对照效果:对旧中国不满,对新中国更是不满,而美国倒像是一个天堂。显然,这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反共色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凌晨光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进行描写的这一段落里,画面优美,呈现出诗意般的田园景象,王童电影中浓厚的乡土气息已初见端倪。   成熟期――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怀   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有《看海的日子》《策马入林》等。与前一阶段作品相比,这些作品不再是理念大于形象,简单的概念化图解,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导演丰富的生命体验和人道主义精神。影片《看海的日子》和《策马入林》分别讲述妓女和土匪的故事,导演以人文关怀的态度把镜头对准社会边缘人物,通过边缘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了导演对人的自由、尊严、渴望、理想等问题的思考。   电影《看海的日子》由黄春明根据自己的同名乡土小说改编而成,描写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台湾社会一些妇女沦落风尘,以卖淫为生的遭遇,反映了她们争取自由,恢复人的尊严的强烈要求,同时展现了主人公白梅这一女性强韧的生命力与纯洁高贵的本质。影片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以倒叙的形式,暗红的色调,描写白梅曾经在妓院里忍受嫖客们接二连三的凌辱,渐渐习惯了这种麻木的非人生活;后半部分以顺叙的形式,欢快的音乐,描写白梅回到家乡后的温馨、淳朴的乡土生活。前后两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前半部分白梅还只是一个有着自我尊严的妓女,而后半部分白梅则俨然成了一个救世英雄的妇女。台湾电影学者蔡国荣认为,前半段是“出卖灵肉的‘神女时期’”,后半段是“羽衣蹁?Q的‘女神时期’”②。《看海的日子》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委婉细腻的风格,传达出原著深厚的人文主题,标志着王童电影开始走向成熟。该影片还创造了不菲的商业成绩,在台湾掀起了新一轮的乡土文学改编电影的热潮。   《策马入林》改编自台湾作家陈雨航的原著小说,讲述了一位被劫持的农家少女弹珠与劫持她的一位绿林土匪何南之间爱恨情仇的曲折故事。影片英文名叫做??Run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