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开词语之窗,铺设学语之路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落实词语教学的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词语的教学,从强调“四会”调整为“会读、会写”,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乍一看,似乎给广大语文教师松了绑、减了负。然而深层思索,就新课标对于词语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观念上,在教学方法上,又何尝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它要求教师彻彻底底地摈弃师本观,站在生本位上思索,想学生所想,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公开课上对生字和词语的把握和处理,一直是许多老师苦苦探索的“冰寒地带”。“蜻蜓点水”式的词语教学不能保证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和巩固,“浓墨重彩”般的词语教学又会落得缺失人文精神的“罪名”,一个字,难呀!他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
课堂上词语要教,而且时间也要保证,关键还在于老师对于词语教学的认识。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体会到,词语不单单是让学生会认会读,应当赋予词语以新的生命。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一个词语就是一首诗,一个词语就能引发一段曼妙的想象。如果打开了词语学习的窗口,那么,学生就能透过这个“窗口”尽情地“浏览” 学习语文的“风景”,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创设语境,获得语言体验。
语言文字就是一扇窗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透过这散发着默香的语言文字,去揣摩、掂量、咀嚼、玩味,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哲理、情感、审美、意蕴、情境等,在语言文字中涵泳,方能体现语文的特色。
【案例片段1】
今天我到三(6)班听语文课。吴老师执教的是《放小鸟》的第一课时。
吴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生字问学生:“你能把它组成课文中的词语吗?”
1、学习第一个生字:“陶”。
学生就说:“陶,叶圣陶。”
老师:“有没有哪些同学到课外去了解叶圣陶?”
生1:“我知道。叶圣陶是伟大的教育家。”
生2:“我也知道,叶圣陶小时候读书非常刻苦。……”
师:“是的,叶圣陶一开始也像吴老师一样是一位教师。不过,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成了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生活即教育。大家联系学过的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来想想,生活和教育的联系。”
师:这个生字你还能组成别的词语吗?
生3:陶土。
生4:陶瓷。
师:陶瓷,这个词语好。你们知道吗?中国的英文“CHINA”的意思就是“陶瓷”。
2、学习第二个生词:“蜻蜓”。
师:这个词语都是“虫”字旁,说明什么?
生5:它是益虫,
师:害虫就不是“虫”字旁了?那你看看“蝇”字。
生6:“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字部。
师: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7:记住这两个生字的右边部分就行了。
师:你真聪明!不错,我们中国的汉字很有特点。有不少汉字是“形声字”。就比如这“蜻蜓”两个字,它们的右边部分就表示读音。那么,你怎么样把“蜻蜓”的“蜓”与“蜿蜒”的“蜒”字区别开来呢?
生8:还是只要记住它们的表示读音的部分就行了。
师: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字词语的时候,能多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它们。这样你才会把每个生字搞得清清楚楚,不写错别字。
3、学习其他生字。
【评析】:
一直以为,词语教学无非是会读了,会写了,理解了就可以了。但吴老师在词语的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读读生字、词语,描红一下就过去了,而是把这次词语教学当作了一次渗透学法的机会,一次引导学生关注前后课文之间联系的好机会,一次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动脑筋来学习词语的好方法的好机会,更是让词语教学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窗口。由字说到了词语,由词语说到了意思,说到了人物,说到了中国汉字的构成法,说到了容易混淆字的辨别等等,使学生通过词语的学习,不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把字组成词语了来理解、把词语放入课文中来理解、月别的字作比较来理解等等),而且还大略地知道了“教育家叶圣陶”,知道了“形声字”,知道了“CHINA”。
语文姓语,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要有一双慧眼,能够从文本中,找到那些关键的词,引领着学生涵泳其间,激生情感,激发灵感,获得对语言的敏感体验。
打开词语教学这个窗口,让语文的大好春风出现在眼前,让孩子从小窗口看到大世界。相信这样的词语学习,一定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变词为串,泼洒语言魅力。
写在纸上的语言内化为生动的形象,是需要读者细细地品味,这是个性化的阅读;而把这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这就需要让学生在文本中理解地读、美美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语感,读出感悟、读出情趣……读之者心动,闻之者动心。
【案例片段2】
1、揭示课题时。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你 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
生:老师,你漏写了“必须”两个字。
师:(作奇怪而后无所谓状)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
生:(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