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朝遗留“蒙古人”族籍问题的思考.docVIP

关于元朝遗留“蒙古人”族籍问题的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元朝遗留“蒙古人”族籍问题的思考

关于元朝遗留“蒙古人”族籍问题的思考 摘要: 明朝军队占领元大都后,元顺帝带领蒙古贵族退回到漠北高原,进入中原的蒙族军士,百姓因种种原因留了下来,隐姓埋名几百年。在与当地居民的不断融合中他们渐渐丧失了民族特性,今天我们还能不能称他们为蒙古族人尚值得商榷。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少数民族族籍问题的思考,在一切为了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否正确看待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同样也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字:蒙古人 族籍 恢复 民族划分 一 元朝遗留“蒙古人”现状分析 1351年红巾军起义,元朝在江南和中原的统治土崩瓦解,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七月底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退往上都,1370年顺帝病故,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退守岭北行省。在广大中原,西南,江南等地驻守的军士来不及北退便隐姓埋名,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渐渐地同周围的民族融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踪迹才逐渐为人所知。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甘肃省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云南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每个族姓有宗词。在5个自然村内有观音、三圣宫、财神天王、鲁班、龙王、山神、土地等10多座庙宇,大的庙宇还有定期庙会,其中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最为盛大,会期5天5夜,举行宗教祭拜活动,搭台唱戏,具有群众文艺活动的特点。由于本地蒙古族建筑业发展较早,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也是蒙古族群众崇拜的对象,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是蒙古族的“鲁班节”,在外地搞建筑的人都要赶回来过节,衬里杀猪宰羊,抬着鲁班雕像,载歌载舞、巡游各村,同时进行耍龙、跳蚌壳、划彩船等活动。80年代初,恢复过“那达幕”节,全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等。云南蒙古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节日。云南蒙古族喜歌善舞,传统的乐器是龙头四弦琴,平时另女青年普遍都参加的娱乐活动是“跳乐”,平时演出的还有云南花灯、滇剧等。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故事等,主要是以缅怀祖先的事迹、与黑暗的封建势力斗争的人物故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传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为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间长篇故事《阿扎拉的故事》。过去,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长袍,腰间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建国后,男子服饰已与汉族一样,而妇女服饰和头饰则很有特色。妇女上装一套共三件,第一件是贴身衣。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臀;第二件衣服居中而无领,手袖、衣长与第一件相同,穿着时衣袖反卷至肘和臂之间;第三件外衣是无袖无领,衣长只及腰部的对襟小褂,小褂左右两边各钉一排大小不一样的圆型银扣,腰间扎一条布腰带,在衣袖、高领和腰带两端都绣着精美鲜艳的图案和花边,三件衣服长短搭配,穿上后颇为美观大方,这种衣饰的高领、弯尖、袖口及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一些风格。? 妇女的头饰,在青少年时,戴凤冠帽,两条发辫绕在帽边上,辫尾扎红缨,成亲后的妇女不戴帽子,用包头围在头上,生过孩子后,头发要全部盘绕在头上,用包头帕盖起来。这里人称道的风俗是“接柴”。当有人上山砍柴,家里的人必须按照古规到路上去接,并替挑柴人挑一程,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文明和睦、互相关心的美德。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境内的蒙古族主要是世居的俞姓,分布在姜坡、高枧、川兴、河西及城区一带,现千人。据《西昌市志》记载,境内蒙古族主要是明初来建昌(今西昌)征战留守的蒙古族官兵的后裔。俞姓中的一些祖先曾经长期在明代的四川行都司(辖今凉山、攀枝花地区)中担任过要职,他们的来源和元朝蒙古钦察部的玉里伯牙吾氏(元代宰相燕铁木儿)家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过去长期被误以为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蒙古族的主要居住地,仅据 1982年的统计数字,全县即有蒙古族1526人。彭水的蒙古族,主要聚居于鹿鸣乡的向家村和太原乡的香树坝村,都姓张、谭。此外,还有居住在其他村寨的尚未能返本归源的余姓。彭水蒙古族同胞同姓氏、同家族相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