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工艺美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大革命”初期,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遭到全盘否定,传统题材的工艺品被斥之为“复古”“倒退”,大量库存的所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工艺美术品被砸烂、毁掉,工艺美术工厂大量停产、转产,大批技艺人员受到迫害,工艺美术事业蒙受重大损失。例如,1966年武汉市有工艺美术企业27个,职工3420人,总产值达1460万元,到1970年,近半数企业改行转向,剩下16个企业、1700多人,产值降到787万元,下降了47%,品种从317种减为107种,出口产品由55种减为5种,出口产值从207.72万元下降到24.21万元,许多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传统产品销声匿迹。1970年6月,经过调整、精简、合并,国务院重新设立了下属的各个部委,工艺美术由轻工业部负责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无人领导的局面得以改变,工艺美术事业开始恢复和发展。   工艺美术品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97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余秋里在全国日用工业品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工艺美术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宝贵的民族遗产,应当积极增产,扩大出口。把出口工艺美术品说成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就不生产,不采购,使出口额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加以改变。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只要不是反动的、丑恶的、黄色的,都应当积极出口。同时还强调指出,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的宝贵财产,如果衰落失传,那我们是要负责任的。这篇讲话是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种极左的观念开始向正常状态回归,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工艺美术开始重现生机。   1971年,北京市象牙雕刻厂组织了由领导干部、工人和设计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调查组,对该厂历年来生产的产品和象牙雕刻的历史资料做了调查,整理出5大类、198个品种,583个花样,摸清了本单位生产的传统题材产品的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那些在历史上具有民主性、革命性的题材,采取继承和??展的方针,继续生产。北京工艺美术工厂创作的《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主题思想好,而且继承和发扬了象牙雕刻的传统技艺。这个作品,充分发挥了象牙雕刻立体圆雕、镂空雕的玲珑剔透的技艺特点,雕出了精细逼真的240个秀丽的玉兰灯和桥梁中间一列满载旅客、冒着青烟的火车;同时,还在雕刻浪花方面,经过实际生活的体验和反复推敲,吸收了古代名画家画水的方法,创造了水纹、浪花和漩涡等新的表现方法,使作品中的大片江面波涛起伏,浪花飞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珐琅厂的“三结合”创作小组和生产工人,对传统题材的工艺品注意继承和发扬美好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色。他们努力继承明代景泰蓝色彩强烈的鲜明性,发扬清代润色的技法,在图案纹样上采用国画章法,使花形仿真、花叶有翻转折叠的透视感。从1971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工厂增加了茶花寿带鸟荷叶盘、金鱼扁葫芦瓶、花鸟向阳罐等十种新的造型式样,创造了一批色彩富丽、素雅大方和风格多样的产品,使景泰蓝工艺品更加精致,引人入胜。   除北京外,全国其他省市的工艺美术事业也有较大发展。1971年,广东省手工艺品的总产值比1970年增长13%,1972年上半年比1971年同期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许多手工艺品的题材不断创新,花色品种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广州的牙雕、玉雕和彩瓷,海南的椰雕,高州的牛角雕,潮州的麦秆画,佛山的剪纸,石湾的美术陶瓷,新会的葵制品等都有了新的发展。从整块象牙中雕出一层一层可以转动而且有精细花纹的象牙球,是广州牙雕传统产品。这种象牙球在“文化大革命”前只能雕到28层,1972年已能雕32层。广州玉雕创作了《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新题材的作品,这些玉雕新作品造型比过去更加美观,琢工精致,衬托得当,受到群众的好评。潮汕抽纱是潮汕妇女的特种手工艺。她们精工制作的窗帘、台布、衣饰等,远销世界各国。截至1972年,抽纱女工把通花与刁花两种针法融合起来,创造出400多种刁绣拼通花的新花色、新品种。   为了促进工艺美术品生产的发展,自1971年开始,江苏省苏州市委和市革委会专门组织力量,对全市各个工艺美术行业的传统产品、品种、题材以及技术队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领导群众总结了历史经验。著名的苏州刺绣,经过艺人们的总结提高,品种不断增加,技艺更加纯熟。1972年,刺绣女工运用多种针法绣制成功的高3米、宽4.5米的大幅作品《百花齐放》,继承和发扬了苏州刺绣传统特色,整个作品运用了1000多种色彩,绣成的花卉万紫千红,反映了国家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工业公司建国瓷厂生产的琅窑红、均红、桃红、翠绿、象牙黄等高温颜色釉和金星绿、苹果绿等低温颜色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