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南北朝玉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至南北朝玉器   秦汉问的社会状况与玉器的考古发现      秦始皇打败战国六雄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从未有过的大统一,但好景不长,秦朝统一的时间仅有15年,随后便被汉朝取代。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其间还隔着一个新莽政权。西汉早期,在两广一带也曾存在一个虽一度臣服西汉,但后又自行称帝的南越王国。   在20年以前,所见秦代玉器不多,近年在陕西省秦都城所在地发掘出一批玉器,才使人们对秦代玉器面貌略有了解。西汉时间较长,财力物力丰富,与新疆和田一带的商贸和人员往来增多,佩用玉器之风又步入新的发展期,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复,较之战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总的情况看,特别是从其时玉器造型和饰纹多延续战国时期传统风格这一点来看,两汉玉器可以说是战国玉器的继承与发展,并共同形成玉器发展史中的第三次高峰。   两汉玉器不仅传世数量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以来,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玉器精品。其中有玉器发现的重要墓葬有:广州市象岗发掘的西汉早期南越国王赵昧墓,河北省满城县发现的西汉中期中山国王刘胜夫妇墓;江苏省扬州市和徐州市发掘的若干西汉墓-陕西省西汉帝陵附近出土的若干非墓葬埋藏的玉器;山东、湖南、北京、广州和四川等地发掘的汉墓及河北省定州市发掘的东汉墓等。      秦汉玉器的品类及其精品      有关秦代玉器情况,以往仅从一些文字资料中略知一二,其中众多考据家在寻找的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显例。据称,“传国玉玺”是用卞和发现并献给楚王的“和氏璧”改作而成,玺的设计和书写者是秦朝丞相李斯。可惜的是,这件中国第一件国玺,据传在唐朝丢失而至今下落不明,对它的风采无从了解。另据记载,秦代还出现过一位琢玉大师孙涛,其所作白玉虎生动逼真,惜其器今亦无存。值得高兴的是,秦代玉器实物在陕西省等地墓葬和遗址中发现过一批,品种有形同秦兵马俑造型的男女玉人、玉高足圆杯、玉具剑饰物,在一个灰坑中还出土了近百件以“六器”为主要品种的碧玉器。这批玉器中,玉高足杯和“六器”中的一对“玉琥”尤为引人注意,证实这种玉高足杯的最早制品出现在秦代,同时又一次证实“六器”中的玉琥就是以虎为本摹作,而不同于其他五器皆作几何式造型。      汉代玉器的品种中,生活用器仍然较多,有战国和秦出现过的羽觞、樽、盒、高足杯等,新出现的则有笔洗、砚滴和盖盒等。自西汉始,玉组佩因制作时要劳民伤财和佩带不方便而被禁止使用,但在割据两广的南越王国仍大量制作,仅在南越王赵昧墓中就发现数件套。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朝统治区内,虽禁用成组串佩,但作纪念和避讳等用的单个形玉佩,如玉舞人、玉翁仲、玉刚卯、玉严卯等数量相当可观,并成为当时佩玉的主流。   汉代“六器”之用,最盛行的是玉璧,其次是玉璜和玉圭,而玉琥、玉璋和玉琮似消失或改作他用。如在汉墓中发现的两件玉琮,一改作陈设用,一改作玉衣上的生殖器套用。“葬玉”器,以往曾见有玉?H和玉面罩等,至此期,不仅品种突然增多,且数量可观,几乎主要的贵族墓中都有发现。其品种有玉衣、玉枕、玉猪形握,及以包括玉眼盖一对、玉鼻塞一对、玉耳填(塞)一对和玉?H、玉肛门塞、玉阴塞或玉生殖器各一件的所谓“五九窍器”,以作“玉入九窍,以防尸不朽”用。   玉制人神物,除前述作佩用的玉舞人和翁仲二式外,还见有玉凭几而坐人,玉着拖地长衣人,玉东王公、西王母和玉仙人等。神异动物中,此前已见的龙、凤、螭等仍大量存在,新增的则有综合各种珍禽异兽而作的玉辟邪和“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写实性动物较战国时略有增加,见者有玉鸭、玉蝉、玉鱼、玉虎、玉鹰、玉牛、玉马、玉熊等。此外,以往已出现的玉带钩、玉具剑饰物、玉兽面铺首等仍大批制作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往未见过的玉座屏、玉司南佩等。   上述各类玉器中,在琢玉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当属由数千件不同形式玉片组成的玉衣,由多种纹图同饰一器的玉座屏;可能由蓝田玉制成,重达10余公斤的大型玉铺首和吕后生前用过的“皇后之玺”玉印等。这些玉器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而具有重要价值,有的标志着琢玉史的重大进步,更多的则代表了当时艺术上所取得的新成就。      条汉玉器的风格特点      秦汉玉器用材仍是以新疆昆仑山产透闪石――阳起石料为主。此外,新疆天山以北产的玛纳斯碧玉,继战国始出现后,复又大批采用并大多用作陪葬品;曾征战国时期中断的蛇纹石玉料,在东汉时又一度兴起,这说明因东汉国力不支,统治者用玉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汉代史书中大加推崇的蓝田玉,有一二件汉代大型建筑物有人考证是用该料制作,但是否就是用蓝田玉制作还有待验证。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玉器即使是用蓝天玉制作,也说明在汉代用蓝天玉做器是不多的,很可能更多地是作帝宫的矬筑物附件用,日常所见的高档玉器是不用该玉料的。   秦汉玉器中,除一小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