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交车调度优化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19卷 建模专辑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vol19St-叩 ∞。 。月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 ATHEMATICS Feb,2oo2 文章编号 :1005—3085(2002)05—0089—06 关于公交车调度的优化 问题 傅昌建 , 杨彩霞 , 秦 敏 指导老师 : 陈敬敏 (四川丈学数学学院 .成都 610064) 螭者按 :车文 以公司利益作为 目标 函数,以概率描述的乘客利益作为约束条件 .建立 了完整的理论模堑。由于具休计算时使 用 了过于简化 的线性规埘模 型 ,因而善案稍大一些 。 摘 要 :车文主要是研究公变车调度的最优策略问题。我们建立了一十以公变车的利益为 目标函散 的优化攘直.同时保1正 等车时问超过 10分钟 (或者超过 5分钟)的乘客人数在总的等车乘客教所 占的比重小于一十事先培定的较小值 。 首先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音出各坫上 (下 )车人教的非参数分布函数,求解时先用一种倚单方法估算出最小配车敦 43 辆。搽后依此为骞厢值 .耐用 M~ple优化工具得到一十整体最优解 :最小配车数为48辆 ,井绐出了在公空车囊喜量 不同条件下的最优车辆诵度方案 .使得公司的收益得蓟最太.并且乘客等车的时间不宜过长 .最后对整十模型进行 了推广和评价 指出了有教改进方 向 关蕾词 :公空车调度 ;优化模型 最小二乘法 分类号 :AMS(2000)90C08 中图分类号 :TBII4 1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 的重述 (略) 2 基本假设 1) 该公交路线不存在堵塞现象 ,且公共汽车之 间依次行进 .不存在超车现象 。 2) 公共汽车满载后 ,乘客不能再上,只得等待下一辆车的到来。 3) 上行 、下行方 向的头班车同时从起始站 出发。 4) 该公交路线上行方 向共 14站 ,下行方 向共 13站。 5) 公交车均为同一型号 ,每辆标准载客 100名 ,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 120ok,一般也不 要低 于 50%。 6) 客车在该路线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0公里 /小时,不考虑乘客上下车时间。 7) 乘客侯车时间一般不超过 10分钟 ,早高峰时一般不超过 5分钟 。 8) 一开始从 A.3出发 的车辆 ,与一开始从 A0出发 的车辆不发生交替 ,两循环独立 。 3 符号说明 N :从总站 A】3始发出的公交车的总次数 (上行方 向) Ⅳ :从总站 A。始发 出的公交车 的总次数 (下行方 向) T1:上行方 向早高峰发车 间隔时问 维普资讯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第 l9卷 T2:上 行方 向平 时发车 间隔时间 T3:上行方 向晚高峰发车 间隔时间 T :下行方 向早高峰发车 间隔时间 :下行方 向平 时发车 间隔时间 T6:下行方 向晚高峰发车间隔时间 (,J):第 i辆车到达第j站 的时刻 ~1(i,j):在 J站离开第 辆车的乘客数 (,J):在 J站上第 辆车的乘客数 D(j,J一1):第 站与第 (一1)站 间距 ,l():上行方 向第 站 的上车乘客的密度 函数 g1(j):上行方 向第 J站 的下车乘客的密度 函数 _厂2():下行方 向第 J站 的上车乘客 的密度 函数 g2():下行方 向第 J站 的下车乘客的密度 函数 G :一天 内公交公 司的总收人 A :公交车 出车一次 的支 出,为定值 B :公交公司每天的固定支 出,为定值 : =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