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化学论文对荧光增白剂简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剂化学论文对荧光增白剂简述

助剂化学结课简述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蓝色荧光,通过光学互补的原理使白色或浅色工业产品获得增白、增亮、增艳效果的有机化合物。 荧光增白剂作用机理 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450~480nm通过向物品中添加荧光增白剂来避免这个问题300~400nm,π电子形成的平面共轭体系,结构如下: -C=C-C=C-C=C-或-N=C-C=N-C=C-,此两类结构的化合物吸收紫外线后,发生电子跃迁, 增白剂分子从单线基态S0跃迁到激发态S1※,分子能量增加, 电子分布发生变化; 分子S1※能级比S0能级高, 但不稳定,在很短时间内又消失, 返回S0。420~450nm 为了改善荧光增白剂综合使用性能,还需引入助色基团,包括推电子基(如烷氧基、烷基、取代氨基等) 和拉电子基(如磺酸基、氰基、羧基等) ,这些基团会影响荧光的性质与强度。有些基团对发色系统的影响较小,但可改变荧光增白剂的应用性能及对纤维、塑料等的亲和力。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中不能含硝基、亚硝基或重氮基团,虽然它们能提高牢度,但这些基团会减弱甚至完全猝灭荧光。 荧光增白剂分类 荧光增白剂分为以下几类: 几种荧光增白剂合成工艺 ) 第一步采用三聚氯氰与对氨基苯磺酸0~5 ℃反应,第二步再与DSD 酸的钠盐30 ℃左右反应,第三步再与二乙胺在80~85 ℃反应。该路线反应条件低,收率高。 主要原料及试剂:三聚氯氰、对氨基苯磺酸、DSD 酸、二乙胺、30%液体烧碱、纯碱、盐酸等均为工业品。 由于 DSD 酸是微溶于水的,为了便于计量和均相反应,所以必须将其调配成液体。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搅拌下先加入纯碱,溶解后再加入DSD 酸膏状物,慢慢加入固体纯碱调节溶液的pH至7~8 使DSD酸完全溶解,然后升温至80~85 ℃,加入活性炭脱色,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备用。 在烧杯中,加底水若干pH 至2。开搅拌,将碎冰加入烧杯内,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匀,大约3~5 min 后停止搅拌,将含量99.5 %以上的三聚氯氰投入烧杯内,开启搅拌。(控制温度在0 ℃左右)打浆。将对氨基苯磺酸加入烧杯中,温度控制在0~5 ℃,搅拌反应,慢慢加入30 %的烧碱液调整反应液的pH 2~2.5,之后缓慢升温。30 %烧碱调整pH 至4~4.5,。99 %的二乙胺,升温至80~85 ℃开始加入30 %的烧碱,控制反应的pH =8~8.5,并维持80~85 ℃反应,当主成分的含量达到92%~95 %时视为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热过滤,去掉不溶物三嗪杂质,滤液酸析。 (2)OM合成 荧光增白剂OM的合成主要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合成2-羟基-1-萘甲醛, 采用萘酚与六次甲基四胺在浓硫酸的催化下甲酰化的方法产率较高。。第二步是环化合成香豆素类化合物,采用,99. 0%NaOH (分析纯,96. 0% ) ; β- 萘酚(化学纯) ; 乙酸酐(分析纯,98. 5% );六次甲基四胺(分析纯,99. 0% );无水碳酸钾(化学纯)。 在三口瓶中加入乙酸溶液,搅拌下加入β-萘酚,六次甲基四胺和苄基三乙胺盐酸盐,边搅拌边升温,当温度达100 ℃ ( 内温) 时,保温反应1 小时,然后冷却到50 ℃以下滴加37% 浓盐酸,回流搅拌1. 5 小时。冷却后加水稀释,静置冷却结晶,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红外干燥,得到2-羟基-1-萘甲醛。再在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苯乙酸,乙酸酐,碳酸钾和PEG-800,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到100℃,然后将制得的2-羟基-1-萘甲醛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20 分钟,升温至135 ℃,反应3 小时,然后冷却至低于100 ℃,加入水,搅匀后于80 ℃进行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滤饼至中性,滤饼于红外灯下干燥,得到浅黄色粉末状固体。 参考文献 田芳,曹成波,主沉浮,张长桥 荧光增白剂及其应用与发展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1 2004.06 王名扬 DSD酸-三嗪荧光增白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山东大学 2013.4 薛金辉1 李辉2 秦永其1 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OM 的合成方法改进 1. 山西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吕梁033001; 2. 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杭州311106 2012.12 张韵雅 戴红旗 荧光增白剂在造纸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37 2013.3 王春玉 1,王潇2 荧光增白剂 VBU 的合成 1.山东省招远化工总厂,山东招远 265406;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2013.5 薛红波 杜江锋 刘爱玲 季东峰洗涤用荧光增白剂发展前景 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100 2014.4 杜江锋 薛红波 韩 卫 刘 飞 造纸用液体荧光增白剂的现状 山西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