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走出个清醒的堂吉诃德
《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开头就像是一段谶语,它预测了刘高兴这位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民的未来。
刘高兴带着五富一起到西安,如今他却要背着五富的尸体回乡,即使是一具尸体也永远回不了家乡,刘高兴被城里的警察抓住,尸体也送往了城里的焚尸炉。今天,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土地奔向城市,在乡村通往城市的路上,农民像潮水般地往城市涌去,但《高兴》的开头莫非在揭示这么一个严峻的事实:对于农民来说,这将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牵引着他们的心。但即使如此,他们也变不成城市人,像刘高兴、五富这样的农民,他们身在城市,灵魂却还遗落在乡村,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或许可以说就是一种失魂落魄的生活。贾平凹在《高兴》中写出了农民进城后失魂落魄的生活状态。刘高兴也许深深地被城市文明所吸引,但对于五富来说,城市的诱惑不过是在这里可以挣到比农村要多得多的钱。除此之外,城市毫无可留恋之处。他痛切地说:“城里不是咱的城里,狗日的城里!”问题在于,他要回到他的“快乐的乡里”也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回去。
农民工,不仅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关键词,也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个主要角色。包括这些年特别引人注目的底层文学,作家们关注得最多的就是到城市里拼搏的农民工。但像《高兴》这样揭示农民工在城市的漂泊感和失魂落魄的精神状态,应该说还是不多见的。
刘高兴无疑是一个乡村的精灵,他充满智慧,富于幽默,不甘现状,耽于幻想。他终于瞄准了西安,雄心勃勃地上路了。他不仅自己上路,还带上一个随从――五富,“五富最丑,也最俗”,也很憨笨。这么两个乡下人朝着西安进发,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带着他的随从桑丘,开始了仗义行侠的旅程。刘高兴当然不是那个行为怪诞、不谙世事、近乎愚腐的堂吉诃德,但他的身上多多少少还有一种堂吉诃德的精神。堂吉诃德精神就是一种幻想的精神,一种不向现实妥协的精神。刘高兴把名字改为高兴,但困窘的现实并不会给他带来高兴,这没有关系,他可以用想像和幻想来弥补现实的不足,在想像中他做出一锅美味可口的糊涂面,但过于现实主义的五富却做不到这一点,他只能看到现实中他们只有一把盐,因此他只能抱怨和愁眉苦脸。
诞生于三百多年前的《堂吉诃德》最近在一次世界性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世界最佳作品,我想大概就因为这部作品揭示出了人生永远也无法解决的难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这位喜剧性的老先生之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爱戴,就因为他在内心理想的指引下,可以手执长矛朝着庞大的风车冲杀过去。到了今天,沉重的世俗生活几乎湮没了理想的光芒,我们是不是需要倡导一点堂吉诃德的精神呢?于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刘高兴怀着乡村田园般的理想朝我们走过来了。他没有长矛,却有着乡村的智慧和勇气,因此他在与城市的较量中屡屡得手。他三言两语就摆平了刁难五富的门卫,穿一身西服和皮鞋就为翠花讨回了身份证,甚至他勇猛地扑在汽车前盖上,英雄般地制服了肇事逃逸的司机。但对于刘高兴来说,城市就是一个更为庞大的风车,他与这个庞大的风车周旋,已被周旋得筋疲力尽。所幸的是,他比堂吉诃德要清醒,最终他还在这个城市待了下去。他多像他住所边一堆泥土上自然生出的苞谷苗儿,“反正它是一颗种子,有了土有了水有了温度就要生根发芽的”。或许我们就可以把众多的农民工看成是遍洒在城市的苞谷种子,一有了水就生根发芽,可是它们生得不是地方,难免“被铲除运走”、“不可能开花结果”的命运,但你挡得住铺天盖地的苞谷种子生根发芽吗?对于刘高兴来说,虽然回乡是一条不归路,但他继续呆在城市,我们仍难预料是什么样的结局。如果把刘高兴看成是乡村走出的一个清醒的堂吉诃德的话,或许他将会改写堂吉诃德的不幸历史。
说到底,刘高兴身上还烙着贾平凹本人的印记,如刘高兴与孟夷纯那小资式的爱情,如刘高兴的审美情趣,如刘高兴的语言机智。更重要的是,刘高兴这个人物透露出贾平凹困惑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心迹。贾平凹也是来自乡村,尽管他早已享受着城市文明,但他的内心始终留恋着乡村的温馨,这使他在通往城市的路上频频地回头看,回头看到的是一片温馨,他又怎能融入到城市的灰暗色调之中?《废都》中的庄之蝶记录了他面对城市的迷茫和颓唐,甚至恐慌。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贾平凹难以处理好城市资源,惟有回到乡村,他的才华才得到自由潇洒的发挥,如他的《秦腔》。但是刘高兴给了他化解现实矛盾的武器,这就是一种高兴的精神状态。尽管从物质层面说,乡村无法与城市抗衡,但在精神层面上足可以与城市抗衡,于是他面对城市这个庞然大物不再困惑,不再萎缩不前。哪怕这高兴的心态带有十足的堂吉诃德的精神,但我们完全相信,不朽的堂吉诃德要比城市的钢筋水泥活得更为长久。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