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国产电影音乐作品回顾与展望
[摘要] 百年电影音乐为我们敞开了资源的大门,其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送上了美美的大餐。回顾百年电影艺术的发展,让我们披沙沥金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发达,无疑会使电影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为解决高思想性和高艺术性作品的匮乏问题找到了办法。
[关键词] 影视音乐;电影插曲;歌剧音乐
百年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回顾百年电影艺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融合政治色彩、艺术色彩、生活色彩于一体的大众化和高度意识形式下的电影艺术;看到了时代与科技发展的电影艺术;看到了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的电影艺术。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笼罩下,电影艺术创作附着于历史发展本色的同时,张扬着人性的本质与时代的思想主题。可以说,电影艺术的发展是中国现当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写照。
电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是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所以,电影艺术的目的不只是艺术形式的高度浓缩与技术、技艺、技巧的展示,还在于创造艺术美与艺术价值以及思想教化与情感美为目的。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有着共同的审美价值,又有共同的趋向性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及综合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具有各自的艺术特点。它融文学创作、舞台与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是一种最具综合性质的艺术形式。其音乐艺术形式丰富了电影艺术创作,无疑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最好搭档;同时,电影的发展也推动了音乐的发展,使许多优秀的电影音乐应运而生、传播开来。
时代的变迁。科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思维和对知识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新的艺术形式、新的作品对世人产生了较强的诱惑力。同时,对原有电影音乐的艺术价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比如电影音乐作品走进课堂、编入教科书就是很好的实证。当然,课堂需要更多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充实教材丰富课堂。因此,我们还必须认真梳理百年电影音乐作品,披沙沥金取其精华,运用我们的电影音乐资源,丰富我们的音乐舞台。
一、丰富的资源――电影音乐
中华民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得电影艺术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中。可以说民族音乐艺术的摇篮,孕育了优秀的、美不胜数的中国电影音乐。同时,中国电影音乐还借鉴和运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形式,丰富自己的电影音乐创作。
电影作为现代的强势传媒,它给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几乎是革命性的效果。那个时代的作品,一夜之间可以家喻户晓,传遍城市乡村。从1930年中国电影第一首歌曲《万里寻兄歌》开始,随着有声电影问世,中国银幕上诞生了许多为后世传唱不衰的电影插曲。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诞生在电影的银幕上,这就是在1935年拍摄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之后,电影插曲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广为流传和流行,如:影片《母性之光》插曲“开矿歌”(1933年)、影片《渔光曲》主题歌“渔光曲” (1934年)、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1934年)、影片《大路》的主题歌“大路歌”(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插曲“铁蹄下的歌女”(1935年)、影片《逃亡》主题歌“塞外村女”(1935年)、影片《都市风光》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插曲“西洋镜歌”(1935年)、影片《夜半歌声》主题歌“夜半歌声”(1936年)、影片《春天里》插曲“十字街头”(1937年)等等。这些30年代的电影插曲较大程度地影响着音乐教学,因为这些优秀的电影插曲有一部分被选人中小学和高校教材,有些作品久唱不衰。
进入40年代以后出现的优秀影视作品并不多,国内动荡的形势影响了电影的创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好的电影音乐,如,影片《尽忠报国》插曲“满江红”、影片《天涯歌女》插曲“玫瑰玫瑰我爱你”、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插曲“月儿弯弯照九州”、影片《母亲》主题歌“母亲之光”、影片《长相思》插曲“夜上海”、影片《白衣战士》插曲“河水弯弯千里长…‘无言的战友”等等。
进入5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得到迅猛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电影音乐,如:影片《铁道游击队》及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影片《绿色原野》的主题歌“草原之夜”、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敖包相会”、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影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歌“映山红”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影片《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插曲“延安颂”、影片《五朵金花》插曲“蝴蝶泉边”等等。
进入60年代以后影片多以战争题材为主,歌唱祖国和英雄:影片《地道战》主题歌“地道战”及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
文档评论(0)